AI导读:

5月国内玻璃市场延续供需双弱格局,企业产销数据低迷,库存高企。行业面临高库存、低利润、需求不振挑战。期待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推出的宏观政策能提振市场信心,带动玻璃价格企稳回升。

进入5月,国内玻璃市场延续供需双弱的格局,市场疲态显著加剧。

河北正大玻璃期货部负责人崔彰向期货日报记者透露,劳动节假期期间,河北沙河、华中地区玻璃现货价格持续下滑,企业以价换量策略效果不佳,产销数据低迷,库存结构出现明显分化。上游生产端与中游贸易商库存积压严重,下游深加工环节库存维持在低位,全国浮法玻璃样本企业总库存仍处于历史高位。市场观望情绪浓厚,“买涨不买跌”心理进一步强化了观望氛围,下游企业仅维持“随用随采”策略,进一步压制了现货价格。

当前,玻璃行业正面临高库存、低利润、需求不振的三重挑战。

崔彰指出,上游企业库存压力未解,中游贸易商库存积压,直接压制了价格反弹。生产成本方面,天然气工艺产线普遍亏损,煤炭/石油焦产线利润微薄,企业复产意愿低迷。需求端,房地产竣工数据未见明显改善,深加工订单不足,市场缺乏持续补库动力。

国投期货高级分析师周小燕表示,劳动节假期期间,玻璃下游需求增量不足,回款慢问题普遍,加工企业选择性接单,市场情绪偏悲观。下游备货意愿低,库存向上游和中游集中,行业出货压力增大。

广发期货分析师蒋诗语认为,尽管部分玻璃厂推出“量大价优”政策,沙河地区贸易商小幅补库,但整体采购仍以需求为主,观望情绪浓厚。

蒋诗语称,截至4月底,全国深加工样本企业订单天数均值为10.3天,环比增长11.2%,同比下滑6.8%,整体仍低于往年同期水平,但较3月已有改善。当前玻璃市场的主要矛盾在于供应收缩与需求下滑。

崔彰认为,尽管行业产能持续出清,但需求收缩速度更快,供需再平衡进程受阻。若后续房地产销售及竣工数据改善,叠加中下游库存加速消化、供应端冷修产线增加,玻璃价格或逐步企稳。

周小燕指出,若需求低迷态势延续,行业需通过去产能实现供需平衡。

5月7日,中国人民银行等三部门推出一揽子政策,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等,旨在提振市场信心。

周小燕表示,宏观政策曾带动玻璃现货市场回暖,当前玻璃价格已逼近成本线,进一步下跌空间有限,但企稳回升仍需观察宏观政策落地后的需求传导效果及供应端能否出现更多冷修。

蒋诗语认为,短期玻璃市场仍面临需求收缩与“梅雨季”需求下滑的双重压力,若“金九银十”旺季前产能出清加速,叠加需求阶段性回暖,玻璃期价有望迎来反弹。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