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春节以来,玻璃盘面持续增仓下行,市场陷入“估值存在但缺乏驱动”困境。长期来看,地产后周期产品承压明显,供需两端压力大。政策调控目标明确,行业自律加强和产能结构优化需时间验证。预计短期内玻璃价格将继续承受下行压力,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供需变化及政策动向。

  春节以来,玻璃盘面持续增仓下行。短期内,玻璃市场陷入“估值存在但缺乏驱动”的困境,厂家降价难阻需求迟缓恢复,负反馈机制持续作用。然而,市场中正酝酿着需求好转和供应冷修的可能性。预计短期价格下行压力将减弱,但上行动力同样渺茫。

  地产后周期产品承压明显

  长期来看,2025年地产逆周期调节带来的交付高峰已过,地产后周期产品压力倍增。玻璃供需改善需待供应进一步下降。地产行业周期性影响导致新开工数量大幅下滑,滞后三年压制竣工端,今年建筑玻璃需求承压。预计2025年房地产竣工面积同比下滑13%,玻璃需求下滑11%,理想供需平衡下,浮法玻璃日熔量需降至15万吨以下。

  春节前后,上下游生产节奏错位,深加工企业开工晚、订单不佳,导致上游库存激增38.7%,且持续累积。华中地区玻璃厂连续四轮降价后,产销边际好转,库存累积放缓。期货价格下跌凸显中游基差报价优势,出货改善,但厂家出货空间受挤压。竣工数据显示,截至2月28日,深加工企业订单天数均值6.8天,环比增长65.9%,同比下降39.3%。当前项目开工有限,多为散单,排期5~7天,个别10~15天,最少3天。市场关注3月订单恢复情况,但进度缓慢。

  行业自律路径值得期待

  预测显示,2025年玻璃需求下滑11%,供需平衡时日熔量需降至15万吨。回顾2024年4月,日熔量惯性增长至17万吨。去年年末,10年以上窑龄窑炉29条,日熔总量18400吨,天然气燃料窑炉16条,日熔量10100吨。华北地区潜在检修产线占比35%。若需求持续下滑,浮法玻璃冷修空间较大。潜在复产产线方面,冷修超1年产线34条,日熔量19500吨。部分产线需升级改造才能复产,退出可能面临无法复产风险,甚至永久退出或出售产能。虽有复产点火产线,但需求下滑预计难现大规模投产或复产。

  工信部等四部门公布工业产品碳足迹核算规则团体标准推荐清单,平板玻璃及制品在列。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玻璃作为限制类行业,国家从节能减碳出发,出台政策引导落后产能淘汰或升级。《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提出玻璃行业目标:2025年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比例达20%。政策防止“内卷式”竞争,强化行业自律路径可期。

  综上所述,玻璃市场供需两端压力大。需求端恢复慢,供应端虽有下降空间,但短期难改疲软态势。政策调控目标明确,行业自律加强和产能结构优化需时间验证。预计短期内玻璃价格下行压力持续,投资者需密切关注供需变化及政策动向,及时调整投资策略。(作者单位:银河期货)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