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油价短期反弹,长期下行趋势未改
AI导读:
国际油价在对等关税冲击下震荡下行,近期市场情绪回温推动油价反弹。但长期来看,供需宽松到过剩转化,油价下行压力依旧。OPEC+增产速度超过美国产量下滑,地缘局势对供给影响有限。
自4月以来,国际油价在对等关税的冲击下震荡下行,来到低位区间持续震荡。而近期市场情绪有所回温,阶段性的利好推动油价又出现一定反弹。我们认为长期油价以下行为主,但短期内仍有反弹动力。
数据来源:Kpler,中粮期货研究院
根据Kpler给出的长期供需展望,今年夏季在消费旺季的提振下,全球原油市场依然会有季节性的一段相对短缺周期,但短缺的幅度相较过去并不显著,且在旺季结束后,年内将出现同比更大的过剩。
长期的供需宽松到过剩的转化,是中长期油价下行的主要利空驱动,而短期的季节性改善减轻了当下继续破位下跌的压力,油价短期仍有一定支撑。
数据来源:Refinitiv,中粮期货研究院
美国自上周以来已经进入了消费旺季,主要是汽车出行需求增长带动汽柴油消费的季节性高峰。目前美国原油库存处于震荡去化过程,最近几周去库速度均快于预期,且库存水平相较前两年也偏低,中间炼厂的消费也加速上升,已经接近同期高点,为上游的利好。
但下游成品油库存出现累库趋势,表明炼厂加工量的上升给下游带来短期过剩,因此消费利好的持续性存疑。如果汽油维持累库趋势,那么会逐渐传导到上游抑制原油消费。
数据来源:钢联数据,中粮期货研究院
中国无论是主营还是地方炼厂的消费量都处于偏低水平,虽然整体上从低位开始回升,但近几周出现环比下滑,体现下游消费目前为止并没有很强劲的增长。
长期来看二三季度旺季的提振仍会带来环比回升,只是增幅比起前两年同期的高点将显著下滑,因此全球范围内需求增速也将受到中国的影响,进入缓增阶段。
数据来源:Wind,中粮期货研究院
自四月油价快速下跌以来,WTI位于美国石油开采成本线附近,对短期的增产形成抑制。短期内美国产量已经从历史高点出现回落,虽然还未形成趋势性持续下降,但行业信息显示油企已经开始削减开采支出,若价格持续走低,对长期的开采扩张必然是不利的。
在美国产量开始下滑的同时,OPEC+开始提高增产速度以抢占份额。根据调查数据,OPEC+最近一个月的实际产量并没有计划那么多,但有部分国家增产不及预期和部分国家补偿减产的原因,主要国家以沙特为首,近期表态依然是打算继续放开配额甚至加快增产。在北半球消费旺季期间,未来两个月OPEC+有很大概率继续维持41万桶/日增速甚至进一步扩大,增产速度远超过美国产量下滑的速度。
地缘局势阶段性升级对供给的实际影响有限,除非出现美伊谈崩、中东战局扩大等情况,否则供给和出口多数不受影响,长期供给端将继续呈现上升趋势。
数据来源:EIA,OPEC,IEA,中粮期货研究院
从三大月报给出的展望来看,短期市场对需求的预期有所改善,但仅仅是从四月以来的恐慌情绪中改善,即使需求预期被上调,长期的供给过剩局面也并未改变。短期旺季带来一定利好,不影响中长期平衡表从宽松转为过剩后的下行压力。
油价长期来看依然以偏空思路为主,Brent前低60美元左右并不是长期的底,突破或要等到旺季利好和地缘利好出尽后。短期受到季节性需求增长的支撑,和地缘局势升温带来的溢价影响,油价反弹动力短暂增强,很可能走出一轮小反弹。然而展望未来,长期地缘各方面将普遍向着降温的趋势演化,只是过程中将不断反复,大概率从情绪和预期上对价格形成短暂支撑,而不是持续的驱动,因此在供需格局没有本质变化的背景下,市场对地缘的交易也不会太极端,Brent在70美元之上将遇到阻力,暂不具有持续突破新高的动力。
(文章来源:中粮期货)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