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佩克增产计划加剧油价波动,乙二醇期货助力企业风险管理
AI导读:
5月31日,欧佩克同意41.1万桶/日的大规模增产计划,预计将进一步加剧油价波动。国内化工产业面临双重挑战,乙二醇等下游化工产品价格波动明显。企业采用期货套保、基差点价等方式优化采购成本,管理价格风险。
5月31日,欧佩克线上会议讨论7月增产事宜,并同意实施41.1万桶/日的大规模增产计划。这一决策使国内化工产业面临上游供给和下游需求双向市场震荡的双重挑战。
上游供给方面,国际油价年内已下跌近15%,但欧佩克仍决定执行激进的增产计划,预计这将进一步加剧油价的波动性。在下游需求端,受美国关税政策影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预期偏弱。
面对如此市场态势,多家机构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众多企业正通过期货套保来规避价格大幅波动的风险,利用基差点价优化采购成本,借此化解外部不确定性。
欧佩克决定进一步增产,继两次宣布增产41.1万桶/日后,5月31日的会议上再次决定,7月份将连续第三个月增产41.1万桶/日。此举或将导致油价进一步下滑。
市场对此早有预期,自上周起便传出欧佩克可能继续提速增产的消息。对冲基金正以8个月来最激进的姿态押注原油暴跌。数据显示,布伦特原油的净空头头寸大幅增加。
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整体跌幅近15%。受原油价格下跌影响,石油开采行业未来业绩进一步恶化的担忧加剧。欧美五大石油公司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降29%。
与此同时,煤炭行业也面临寒冬。自2024年10月起,国内动力煤价格持续下跌。截至5月22日,5500大卡动力煤价格已跌至618元/吨,降幅达19.7%,创下近四年新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4月,国内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利润下降6.9%,煤炭开采和洗选业利润下降48.9%。
在化工产业链中,基差定价模式正得到推广。上游原料价格大幅下滑,下游化工产品又面临关税战带来的不确定性,价格波动明显上升。
以乙二醇为例,年初价格高点达4867元/吨,后受关税政策影响,跌幅近18%。但随着中美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乙二醇价格反弹至4557元/吨。随后,市场价格又陷入震荡。
对于产业链企业来说,产品价格的大幅波动并非好事。上海纺投贸易有限公司采用期货套保规避风险,基差点价渗透率不断提高。
浙江热联同裕实业有限公司则建立了“现货经营+期货对冲+场外期权”的三维风险管理架构,通过实时监测基差波动,执行套保策略。
尽管原油、煤炭等能源价格持续下滑,但下游乙二醇等化工产业仍面临压力。乙二醇产能过剩导致竞争加剧,行业利润空间被压缩。国家发改委正整治“内卷式”竞争。
浙商期货能化研究员指出,产能出清对行业至关重要,企业应强化成本控制,管理价格风险。乙二醇企业应利用期货市场功能,准确研判市场走势,加强风险管理。
光大期货能源化工分析师表示,乙二醇期货上市后,行业业态发生巨变。越来越多的产业链企业选择使用期货工具规避经营风险,基差点价成为主要定价模式。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