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4日-4月20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下跌3.15%。本周国际油价震荡中小幅反弹,WTI与布伦特原油期货双双录得近两周最大涨幅。供应端趋紧预期升温成为主要驱动力,但中长期来看,油价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霍星羽)海关总署全球贸易监测分析中心和上海石油天然气交易中心4月23日联合发布的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显示,4月14日-4月20日,中国原油综合进口到岸价格指数为119.47点,周环比下跌3.15%,同比下跌16.80%。本周,国际油价在震荡中小幅反弹,WTI与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均录得近两周以来最大涨幅,供应端趋紧预期升温成为主要驱动力。

截至4月17日收盘,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上涨4.94%至67.96美元/桶;WTI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上涨5.11%至64.01美元/桶。此外,包括伊拉克、哈萨克斯坦在内的多个“OPEC+”成员国已递交超产补偿减产计划,整体供应收敛意愿依旧明显。美国方面,原油产量继续受限于高成本与资本开支受控,未见明显增长。

在需求端,中国3月份原油进口量同比大幅增长,重回1400万吨以上区间,反映出国内成品油消费回暖以及炼厂补库需求同步增强,成为支撑本轮油价反弹的关键变量之一。同时,多家权威机构下调全年原油需求增长预估,中长期来看,油价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

截至4月18日收盘,上海期货交易所原油期货价格环比上涨5.62%,至490.6元/吨。机构投资者持有期货与期权净多头头寸涨跌互现,表明对未来油价走势仍存分歧。现货市场方面,4月17日迪拜原油价格为68.12美元/桶,阿曼原油价格为68.24美元/桶,周环比均有所上涨。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