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减产引发原油期货市场多空较量加剧
AI导读:
OPEC+决定11月起将原油日均产量下调200万桶后,全球原油期货市场的多空博弈再度升级。投机资本重返原油期货多头市场,资管机构削减空头头寸。但CTA策略基金与大宗商品投资基金尚未重返市场,令提振效应有限。美元指数回升也对油价构成压力。
在10月5日OPEC+宣布自11月起将原油日均产量下调200万桶后,全球原油期货市场的多空较量再度加剧。这一决策不仅触动了市场的敏感神经,也引发了投资者对于原油期货市场未来走势的广泛关注。
受OPEC+大幅减产影响,原油期货市场正经历两大显著变化。首先,投机资本再度涌入原油期货多头市场,寻求获利机会。其次,众多资管机构开始削减原油期货空头头寸,他们意识到,在油价持续低迷的情况下,OPEC+可能会继续大幅减产,直至油价回升至他们认可的水平。一位原油期货经纪商分析指出,这种变化正在重塑市场的力量平衡。
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最新数据显示,截至10月4日,投机者持有的布伦特与WTI原油期货净多头头寸较前一周大幅增加53179手合约,达到373467手合约,创下过去11周以来的新高。然而,值得注意的是,CTA策略基金与大宗商品投资基金尚未重返原油期货市场,这限制了OPEC+减产对油价的提振效果。
据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在OPEC+宣布大幅减产200万桶日均原油产能后,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报价一度从85.4美元/桶上涨至93.3美元/桶。然而,随着美元指数的回升,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报价再度回落至89美元/桶附近。BC Capital Markets全球商品策略主管Helima Croft表示,对强势美元的恐惧是CTA基金与大宗商品基金等传统原油多头资本迟迟不敢借OPEC+减产效应大举重返原油期货多头市场的主要原因。
复旦大学中东研究中心研究员邹志强认为,沙特等OPEC+国家之所以决定大幅减产,主要是基于自身国家利益的考虑。他们需要油价保持在较高水平,以获得足够的财政收入来支撑国家经济发展。然而,此举无疑损害了美国的利益,因为美国正试图通过强势美元压低油价以降低通胀。
多位华尔街对冲基金经理表示,目前还无法预判这场原油市场定价话语权的新斗争谁将胜出。但一个明显的事实是,OPEC+不会再容忍油价持续走低以损害自身核心利益。这导致越来越多押注美元迭创新高的投资机构不敢再大举押注油价走低,因为他们意识到此举正面临越来越大的政策风险。
随着OPEC+决定大幅减产,原油期货定价权正悄然发生变化。原先,原油期货市场定价权几乎被量化资本主导,他们完全冲着美元迭创新高而不断沽空油价获利,不会考虑原油供需基本面变化。这导致众多认为油价低估的投资机构纷纷避而远之。然而,随着OPEC+减产决策的出台,这种局面开始出现松动。
过去一周,投机资本与事件驱动型基金纷纷入场抄底油价,推动WTI原油期货主力合约报价一度重回90美元/桶上方。通联数据Datayes显示,从9月底开始,投机资本对原油期货的抄底买涨潮逐渐兴起。当时市场传闻OPEC+或将大幅减产,引发投机资本涌入,推动油价触底反弹逾13%。甚至不少投机资本“无视”美元走强对油价的遏制效应,毅然加入买涨油价阵营。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OPEC+大幅减产对油价产生了一定的提振效果,但量化资本在原油期货市场的影响力仍然不容忽视。若CTA策略基金与大宗商品基金等传统原油多头资本迟迟没有重返市场,OPEC+减产带来的油价提振效应可能只是短暂的。此外,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导致的美元强势以及欧洲能源供应风波带来的欧元汇率大跌,也对油价构成了下行压力。
尽管如此,仍有部分投资机构对油价持乐观态度。他们认为,只要油价持续回升带动美国通胀率居高不下,美联储就不得不继续采取鹰派加息策略。这将为他们在利率衍生品市场获得更丰厚的超额回报提供机会。因此,过去一周,不少押注美联储继续鹰派加息的投资机构也悄悄加入抄底买涨油价的阵营。
然而,对于大多数CTA策略基金与大宗商品基金而言,他们仍然对重返原油期货多头市场持谨慎态度。他们担心OPEC+未必能重新夺回原油市场定价话语权,同时美联储持续大幅加息正令杠杆融资成本上升,限制了他们的投资能力。因此,他们更愿意等待OPEC+与强势美元之间决出胜负后再决定下一步投资决策。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