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线集运指数大幅下跌,航司运价调整成关键
AI导读:
5月27日,国内期货市场欧线集运指数大幅下跌近4%,近一周持续走低。分析师指出,航司调整运价是近期该指数持续走弱的“导火索”。市场关注中美关税摩擦后集装箱离港量数据,担忧“抢运潮”预期落空。未来,即期运价的持稳能力将决定欧线集运指数走势。
5月27日,国内期货市场白盘收盘,欧线集运指数大幅下跌,主力合约EC2508收盘下跌近4%。近一周以来,该指数持续走低,与前期强势表现形成鲜明对比。
欧线集运指数在强势反弹后为何快速回调?光大期货分析师杜冰沁指出,近日该指数持续走弱的“导火索”是航司调整运价。CMA和ONE等知名船司下调了6月上半月线上运价,部分航司线下价格也小幅下滑。受此影响,欧线集运指数盘面承压。
国投期货分析师李海群则认为,本轮欧线集运指数盘面调整与中美关税摩擦缓和后中国至美国集装箱离港量不增反降的数据密切相关,这引发了市场对“抢运潮”预期落空的担忧。但她强调,该数据存在双重滞后性,更多反映的是运力供给收缩,而非真实需求不足。
杜冰沁进一步分析,随着美线发生变化,前期欧线因运力调配带来的供应压力或有所缓解。若美线舱位紧张情况加剧,可能会吸收欧线运力。同时,短期的供应链混乱也会影响航线准班率,但运力调整需要时间。
目前,集运市场预期转向的关键在于传统旺季货量增长节奏与跨航线运力调配能否形成协同效应。各航司从美线调配至欧线的运力已接近20万TEU,但在第21周之后有所减少。高频运力数据显示,上海至北欧航线5月周均运力环比下降,6月和7月虽较为充足,但仍存在变数。
回顾历史,2018年“抢运”期间,美西运价大幅上涨,而欧线运价涨幅并不明显。杜冰沁表示,本轮中美关税调降后,美线“抢运”对欧线的实际推涨程度需结合订舱情况观察。目前,欧线6月第一周的订舱表现尚可,但后期还需关注航司6月第二周的挺价情况。
夏季旺季预期或对欧线集运指数远月合约提供支撑。李海群认为,欧线集运指数的跌势已接近阶段性尾声,现价和基本面支撑仍在。近期美线舱位紧张,航司取消低价舱转售高价舱,抢运预期依然存在。此外,亚洲至欧洲的集运贸易量同比增长,印证了欧线需求有韧性。
展望未来,李海群指出,欧线集运指数的核心变量包括即期运价的持稳能力、航司涨价节奏以及跨期价差结构的修复进程。市场已进入现实验证的关键期,即期运价的持稳能力将决定该指数走势。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