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波动引发年轻人淘金热,银行黄金交易量激增
AI导读:
近期,国际金价剧烈波动,点燃了年轻人的淘金热。不少投资者通过银行APP购买积存金、黄金ETF等产品,银行黄金交易量大增。多家银行上调积存金起购门槛,实体黄金间歇性缺货。金价波动对银行资产端产生影响,贵金属资产规模和销售收入增长。
近期,国际金价剧烈波动,意外点燃了年轻人的“淘金热”,黄金成为市场焦点。
4月22日,COMEX黄金期货、伦敦现货黄金分别突破350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随后开始回落。截至28日,COMEX黄金期货日内跌0.32%,报3288美元/盎司,伦敦金现日内跌1.12%,报3281美元/盎司。在这一波金价波动中,年轻人的淘金热情高涨。
金价回调后,市场反应各异,有人高位套牢,也有人逢低加仓。第一财经记者注意到,不少投资者将银行APP视为“数字金店”,通过积存金、黄金ETF等产品低买高卖,甚至频繁兑换实体黄金。黄金短期波动加剧,银行正在积极应对这一波淘金热潮。
相较于传统金店,银行正成为年轻人的“淘金圣地”。广东深圳一名95后黄金投资者阿芳(化名)告诉记者,尤其是在金价频繁波动的阶段,每天都会抽时间查看持仓的积存金价格。价格降了就补仓,涨了就出手。偶尔兑换些实体黄金。去年初至今,她持仓的积存金收益已超过30%。这一现象并非个例,在某社交平台上,与银行“淘金”相关的帖文层出不穷。
银行黄金交易量大增。以民生银行为例,2024年财报显示,民生银行黄金交易量达到2405.66吨,交易金额高达13494.98亿元。面对蜂拥而入的淘金者,多家银行出于风控考虑,已悄然上调积存金起购门槛。
值得注意的是,3月至今,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建设银行、光大银行、宁波银行等十余家银行上调了积存金业务门槛。调整后,其积存金业务的起购门槛在800元至1000元不等。与此同时,银行的实体黄金也间歇性出现“缺货”或暂停购买的情况。
金价波动不仅影响了投资者的行为,也对银行资产端产生了一定影响。Wind数据显示,目前有18家上市银行披露了2024年末贵金属资产规模,合计为7708.78亿元,较2023年末增长约70.2%。其中,贵金属销售收入也呈现增长趋势。
业内人士分析,在银行净息差收窄背景下,非利息收入成为银行发力的重点。尤其是这两年的贵金属业务,借助金价狂飙的势头,上升潜力较大。在此背景下,银行积极优化黄金交易业务,延长积存金交易时间或推广积存金业务。
同时,部分银行正利用科技赋能黄金交易环节,自主研发智能系统,提升技术优势和服务能力。变现需求也是银行关注的重点,不少银行近期发力黄金回购业务,以满足客户实物变现需求。
随着金价一路走高,淘金热或将持续。银行需在商机与风控间寻找平衡,确保业务稳健发展。(实习生蒋习对本文亦有贡献)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