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3月28日,工信部等十部门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旨在推动铝资源增储上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包括铝土矿资源增储上产、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等,并鼓励AI技术与铝产业各环节深度融合。

【导读】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联合发文,旨在推动资源增储上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3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十部门正式发布《铝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简称《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在基础原材料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此前,2月11日,同部门还发布了《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

《实施方案》指出,我国铝产业规模持续扩大,但面临铝资源供给不足、节能降碳压力增大等挑战。为此,《实施方案》明确了铝资源增储上产、产业结构调整、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等关键任务,并鼓励AI技术与铝产业各环节深度融合。

到2027年,我国铝产业将显著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铝土矿资源量有望增长3%至5%,再生铝产量预计超过1500万吨。

《实施方案》强调资源保障,包括推动铝土矿资源增储上产、鼓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再生铝回收利用,探索“互联网+资源回收”新模式。

在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实施方案》要求优化电解铝产能布局,推动铝加工产业集聚化发展,鼓励产能兼并重组,引导低竞争力产能退出,促进产业发展质量提升。

此外,《实施方案》提出到2027年,我国铝产业绿色发展水平将大幅提升,电解铝行业能效标杆水平以上产能占比将提升至30%以上,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达到30%以上。

同时,铝产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将显著增强,突破低碳冶炼、精密加工等关键技术,培育铝消费新增长点,满足重大工程需求。

为推进绿色化发展,《实施方案》鼓励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推进清洁能源替代,构建铝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打造面向铝行业的AI模型,促进AI技术与资源勘探、采选冶、材料制备等环节深度融合。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