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周一,玻璃期货主力合约FG2501大幅下跌近3%,连续三个交易日收跌,触及四周低位。分析师指出,需求季节性下降预期和出口退税政策调整是主要原因,短期市场面临下行压力。

本周一,玻璃期货主力合约FG2501大幅下跌近3%,这已经是连续第三个交易日收跌,并触及了四周以来的最低价位,即每吨1223元。从11月8日至18日,玻璃主力合约的跌幅更是超过了10%,整体市场表现疲软。

据期货日报记者采访了解,玻璃期货近期快速下跌的主要原因在于市场对需求季节性下降的计价,这一走势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南华期货分析师寿佳露指出,玻璃市场短期内现货负反馈明显,沙河和湖北地区的产销以及现货情绪率先呈现疲软态势,华东和华南地区的产销情况同样不理想,中游库存正在加速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玻璃期现结构已从期货升水现货转变为期货贴水现货,这主要受乐观预期消退和需求转弱担忧的影响。中信建投期货能化高级分析师胡鹏表示,10月时,玻璃期货整体升水现货,这主要受供应下降和政策利多带来的乐观预期推动。然而,自11月中旬开始,市场进入政策空窗期,需求自北向南有转弱的预期,叠加玻璃深加工制品出口退税下降,玻璃需求面临隐忧,期价因此连续下行。

11月15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调整出口退税政策的公告,取消材、材以及部分化学改性产品出口退税,并将部分成品油、光伏、电池、部分非金属矿物制品的出口退税率由13%下调至9%,该公告将于2024年12月1日起实施。隆众资讯分析师吕倩指出,深加工制品出口退税下降,不仅会增加深加工企业的出口成本,还会对浮法玻璃原片的消费产生影响。

方正中期期货分析师魏朝明认为,相应调整反映出我国相关产品具有较高的市场竞争力及议价能力,同时也有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提升空间。他强调,玻璃行业应加快转变思路,以实现供应和需求的动态平衡为目标,有效压减低质量乃至无效供应,实现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此外,近两个月国内浮法玻璃生产企业库存显著下降,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前期玻璃期货大幅走高,一方面是因为市场预期较强,另一方面则是冷修加速带动了市场情绪。寿佳露表示,在预期和现实共振的情况下,盘面大幅走高,带动现货正反馈,出现一波中下游积极补库的行情。然而,目前期货盘面之所以大幅走弱,是因为实际需求未跟上盘面的涨幅,加之即将步入淡季,中游库存逐步释放抑制了现货表现。

胡鹏认为,近期主导玻璃走弱的关键因素是需求走弱的预期,既有季节性需求转弱的担忧,又有地产周期导致的竣工需求下降的担忧。但他也指出,玻璃需求季节性走弱并不会导致价格超预期大跌,“保交楼”政策能对冲部分地产周期导致的竣工需求下降。整体来看,短中期玻璃供需相对平衡,价格大概率震荡运行。

魏朝明表示,短期主产区玻璃企业产销走弱,玻璃期现共振上行的态势已经转向,后期有形成轮动下跌趋势的可能。而寿佳露则认为,短期玻璃期价仍将偏弱震荡,虽然当前宏观环境以及产业预期较前期明显好转,可能看不到再次大跌的趋势,但中下游库存处于相对高位,玻璃市场想要反转需要实际需求进一步兑现。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