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行业强化合规管理,互联网金融与资管业务成监管重点
AI导读:
期货行业监管趋严,新政策框架为期货公司监管提供基础。互联网金融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成为违规受罚重点领域。期货公司需加强合规管理,完善制度建设,提升技术水平和风险管理能力。
期货行业筑牢合规根基,加强监管力度
当前期货市场监管态势愈发严格。去年发布的新“国九条”和《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促进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期货公司监管提供了坚实的政策基础,中国期货业协会自2024年以来也密集出台了多项自律规则。合规管理已成为期货公司生存发展的关键要素,同时,外部监管力度不断加强。
期货日报记者查阅公开信息发现,2025年1—4月,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共发布了17件与期货公司相关的行政监管措施案件,涉及16家期货公司及6名责任人员,涵盖期货公司内部控制、资产管理业务、互联网金融营销业务、网络和信息安全等多个方面。
监管持续加强,互联网金融业务仍是重点
对比去年,今年1—4月的监管案件数量保持一致,均为17件。同济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刘春彦介绍,中央金融工作会议和新“国九条”为期货行业监管提供了指导。2024年,监管部门对期货公司的处罚和监管措施近200次,显示了对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和全面监管的决心。互联网金融业务仍是违规受罚的重点领域之一。
今年1—4月,共有5件行政监管措施明确指出互联网金融业务的问题,包括误导性宣传、风险提示不足等。刘春彦认为,这反映出部分期货公司尚未适应新的互联网金融业务要求。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负责人闾振兴总结了互联网金融业务违规的主要情形,包括内控体系失效、合规意识淡薄等。
一家上海期货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负责人表示,期货行业竞争激烈,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部分公司内部管理不到位。公司正在完善制度建设,加强人员管理,规范营销内容,并强化营销账号的统一管理。
创新业务前景广阔,合规底线不可逾越
尽管面临合规挑战,业内人士认为期货行业的互联网金融业务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互联网打破了时间和地域限制,为期货公司提供了更多潜在客户。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AI技术将重构期货业务模式。
闾振兴认为,未来互联网金融业务发展需突破多重瓶颈,重点是业务与合规的创新和场景化服务。上海期货公司互联网金融业务负责人提出,期货公司应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加强投资者保护,提升技术水平和合规能力。
除互联网金融业务外,资产管理业务也受到监管关注。今年1—4月,部分期货公司因资产管理业务违规被处罚,包括未有效履行主动管理职责、合规管控缺失等问题。一家期货公司因未整改到位被暂停新增资产管理业务。
华东地区一家期货公司资管业务负责人表示,部分期货公司资管业务存在风控体系不完善、合规管理薄弱等问题。随着监管趋严,期货公司需增强风险管理能力。
刘春彦建议,中国期货业协会等相关组织应加强行业机构培训,共同提高行业的合规水平。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