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大商所在深圳、上海等地举办市场培育政策专场培训,旨在增强期货市场对产业服务能力。活动详细介绍了2025年市场工作思路及“三农”和“非农”两大计划,涵盖期货品种风险管理、定制化服务等,为市场服务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大商所在四地举办市场培育政策专场培训,强化期货服务产业能力

为了增强期货市场对产业的服务能力,促进会员单位从业人员深入理解交易所的产业服务政策,近期大连商品交易所在深圳、上海、北京和重庆四个城市成功举办了“DCE·产业行——期货从业人员培训(市场培育政策专场)系列活动”。

活动中,大商所相关业务负责人详细介绍了2025年市场工作的总体思路,并重点解读了“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中的多项内容,如龙头企业“一对一”服务、产融基地建设等。这些举措为联合会员单位更好地推动各项工作落地实施提供了坚实基础。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大商所2025年的市场服务工作主要聚焦在“三农”的“农民收入保障计划”和非农的“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两大方面。其中,“农民收入保障计划”依托大商所的豆一、豆二、玉米豆粕生猪鸡蛋等期货品种,鼓励使用场内期权进行风险管理,旨在服务国家战略,推动长效发展。

“企业风险管理计划”方面,大商所进一步调整和扩大了工作内涵,覆盖了多项工作,如龙头企业“一对一”服务、产融基地建设等。此外,大商所还与期货公司或产融基地合作,深入龙头企业进行定制化培训或产业调研活动。

目前,大商所已拥有155家产融基地,今年将继续推动产融基地的常态化招募和积分制管理,为产融基地提供差异化的资金支持。同时,针对会员单位,大商所设置了专项额度,支持会员单位开展符合要求的市场培育活动。

在人才培育方面,大商所的“百校万才”工程专项项目将继续与期货公司、期货学院分院合作,支持高等院校开展期货和衍生品教学、研究等项目。此外,在实践专项工作上,大商所将结合龙头企业与中小微企业,推动市场服务工作的系统性和整体质效。

培训最后,大商所还为参与培训的会员单位代表解答了各类项目的具体疑问,为各片区会员单位开展市场服务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