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际金价突破3000美元,沪金期货价格也攀升至700元/克以上。多家银行调整积存金业务规则,提醒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同时,多家机构上调黄金目标价,但也有机构警告市场存在过热风险。

国际金价近日成功突破3000美元大关,带动国内沪金期货主力合约价格也跃升至700元/克以上。金价飙升之下,多家银行纷纷调整积存金业务规则,提醒投资者增强风险意识,切勿盲目跟风“炒金”。

3月18日,宁波银行发布官方公告,鉴于近期金价大幅波动,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黄金积存业务管理暂行办法》,该行自2025年3月19日起将积存金起购金额上调至800元,按重量起购克数维持不变。若购买金额不足800元,系统将拒绝交易申请。

在此之前,工商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等多家银行已上调积存金产品最低投资额或下调黄金账户利率。例如,工商银行自3月3日起将如意金积存业务最低投资额上调至700元;中国银行自2月10日起调整积存金产品购买条件,最小购买金额由650元调整为700元;招商银行自2月12日起调整黄金账户业务相关利率。

此外,工商银行对个人客户积存金业务风险测评进行了优化。自2025年3月23日起,个人客户办理积存金业务需重新进行风险承受能力评估,并签订积存金风险揭示书。此次调整预计于2025年3月30日在全国范围内完成。

工商银行在公告中强调:“鉴于金价持续波动,建议投资者提高风险防范意识,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理性参与积存金业务,避免盲目跟风。”

随着金价不断刷新纪录,多家机构上调了黄金目标价。例如,瑞银预计金价今年将升至每盎司3200美元;高盛集团则预计央行购金需求将推动金价上涨至2025年年底的每盎司3100美元。

然而,也有机构发出警告,指出市场存在过热风险。招商银行研究院表示,黄金估值已逼近历史最高水平,自2022年底以来,黄金价格已持续上涨超过两年,市场出现过热迹象。研究院的黄金估值模型显示,金价已上涨至历史99.6%分位数水平,继续上涨的安全边际正在下降。

(文章来源: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