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消协发布投诉情况分析:金融消费乱象频发,国补市场待规范
AI导读:
2024年中消协发布投诉情况分析,指出金融消费领域违规荐股、隐性收费等问题突出,国补消费市场部分商家营销行为不规范,以及‘先享后付’支付方式存在隐患,羽绒服产品虚假宣传频发。同时,消协维权成果显著,为消费者挽回大量经济损失。
2024年2月6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中消协)发布了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报告。报告显示,金融消费领域的乱象仍然频发,尤其是违规荐股与隐性收费问题,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金融市场的公平秩序。
金融消费投诉热点剖析
在金融消费领域,违规荐股现象尤为突出。部分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利用虚假宣传、暗示或保证收益等手段,诱使消费者支付高额“服务费”,违规提供股票推荐服务。此外,隐性收费问题也层出不穷,一些消费金融机构通过收取担保费、会员费、咨询费、服务费等名目的隐性费用,使得实际贷款利率远超国家规定,增加了消费者的负担。
除了违规荐股和隐性收费,提前还款难和不合理收费也是消费者投诉的热点。消费者在申请提前还款时,往往遭遇推诿或收取不合理费用。同时,不正当催收行为也屡禁不止,部分催收机构采用冒充执法人员、骚扰通讯录亲友等“暴力”催收手段,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名誉和精神健康。
国补消费市场乱象与“先享后付”陷阱
报告还指出,国补消费市场活跃,但部分商家的营销行为有待规范。一些商家利用国家补贴政策,先抬高价格再吸引消费者,导致消费者质疑补贴被截留。同时,使用国补后不给予价保,以及商家原因导致消费者国补资格丧失等问题也时有发生。
此外,“先享后付”作为一种新兴的支付方式,在职业技能培训和电商行业中应用广泛,但也存在诸多隐患。例如,培训机构以“先学后付”名义诱导消费者办理消费贷,网购平台“先用后付”功能关闭难且存在安全性隐忧等。
羽绒服虚假宣传与“车辆统筹保险”投诉激增
在服装领域,羽绒服产品虚假宣传频发,如材质、充绒量、品牌等方面的虚假宣传,严重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同时,“车辆统筹保险”投诉也激增,一些“汽车服务公司”以保险公司名义对外销售“统筹保险”,导致消费者面临多重风险,如虚假宣传、售后理赔难、退保难等问题。
消协维权成果显著
据统计,2024年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761886件,同比增长32.62%,解决1211284件,投诉解决率高达68.75%,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达12.8亿元。其中,因经营者欺诈行为得到加倍赔偿的投诉有16173件,加倍赔偿金额达152万元。
从投诉性质来看,售后服务、合同、质量问题仍是主要投诉点,但安全、虚假宣传、质量问题投诉比重有所上升。商品类投诉占比最高,为49.23%,服务类投诉占比42.21%。家用电子电器类、日用商品类、服装鞋帽类、食品类、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五位。
与2023年相比,移动电话服务、旅游、远程购物投诉同比上升明显,而美容、美发投诉则有所下降。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图片信息保持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