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制造业PMI稳步上升,2025年全球经济复苏面临挑战
AI导读:
全球制造业PMI稳步上升,为2025年全球经济平稳向上奠定坚实基础。然而,需求内生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摩擦等问题也将伴随全球经济复苏,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推动全球经济实现更加稳健的增长。
中国网财经2月6日讯,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最新发布数据显示,2025年1月份全球制造业PMI达到50%,较上月增长了0.5个百分点,实现了连续三个月的小幅上升。这一趋势表明,全球制造业正在延续去年四季度的平稳复苏态势,为2025年的全球经济平稳向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分区域来看,亚洲制造业PMI虽有所下降,但仍连续13个月保持在50%以上的扩张区间,显示出亚洲制造业增速虽有放缓,但仍保持持续扩张态势。美洲制造业PMI则升至50%以上,结束了连续九个月的收缩态势,恢复力度有所增强。欧洲和非洲制造业PMI则一升一降,但均在50%以下,意味着这两个地区的制造业仍在收缩区间。
综合指数变化,全球主要国际机构对2025年全球经济平稳运行的预期保持乐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速将达到3.3%,较2024年10月份的预测值高出0.1个百分点。联合国也预计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率将维持在2.8%,与2024年持平。然而,需求内生动力不足、地缘政治冲突和贸易摩擦加剧等问题也将伴随全球经济复苏,给全球经济带来不确定性。
具体来看,欧洲制造业PMI虽较上月上升1个百分点,但仍未改变弱势恢复态势。德国和法国等领头羊国家的恢复动力仍然较弱,能源依赖和地缘政治冲突对欧洲经济的影响仍然存在。为了加快欧洲经济恢复进程,欧洲央行选择继续降息,但全球贸易形势的不确定性变化也将影响着欧洲经济恢复。
美洲方面,制造业恢复力度有所增强,PMI升至50%以上。美国制造业PMI的明显上升带动了美洲制造业PMI的上升,显示美国制造业进入了扩张区间。然而,美国对外加征关税的政策对美国经济运行成本的影响仍待评估。
非洲制造业PMI则降至50%以下,波动较大。尼日利亚和南非等国家的制造业PMI下降是拖累非洲制造业PMI下降的主要因素。非洲经济恢复仍面临政治脆弱和外部依赖程度较高等问题,需要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和加强国际合作来保持经济恢复的稳定性。
亚洲制造业方面,PMI虽有所下降,但仍连续13个月稳定在50%的扩张区间。中国制造业PMI受春节临近影响有所下降,但印度和东盟国家制造业PMI保持在50%以上,显示出亚洲制造业的整体恢复势头仍较稳定。中国经济的稳定发展仍是亚洲经济稳定的重要基石,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调了中国2025年的经济预期增速。
总的来说,全球制造业在2025年开局平稳,但仍面临诸多挑战。各国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应对全球经济复苏中的不确定性,推动全球经济实现更加稳健的增长。

(文章来源:中国网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