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支撑全社会物流成本降低
AI导读:
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印发《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新增26个国家物流枢纽,实现对国内生产总值4000亿元以上城市的基本覆盖或有效辐射,旨在支撑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推动区域经济发展。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于祥明)近日,为了更有效地支撑全社会物流成本的降低,国家发展改革委正式发布了《国家物流枢纽布局优化调整方案》。该方案新增了廊坊商贸服务型、常州生产服务型等26个国家物流枢纽,实现了对国内生产总值4000亿元以上城市的基本覆盖或有效辐射,标志着我国物流网络布局迈出了重要一步。
国家物流枢纽作为物流资源配置和物流活动组织的中心,对于降低物流成本、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此次新增的26个国家物流枢纽均位于“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和“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的关键节点,其中近60%位于中西部地区,将极大增强对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的支撑能力。同时,超过40%的枢纽与区域产业发展、消费密切相关,如生产服务型、商贸服务型枢纽,这将有力推动相关城市探索“产业集群+物流枢纽”的协同发展模式,为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
经过此次优化调整,我国共有152个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布局建设了229个国家物流枢纽。其中,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将6批151个国家物流枢纽纳入重点建设名单。这一布局将进一步提升国家物流枢纽网络的均衡发展水平,完善“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提高整体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同时,这也将强化对区域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发展的支撑保障作用。
展望未来,全社会物流成本仍有较大的下降空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此前印发的《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提出,到2027年,社会物流总费用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率力争降至13.5%左右。为实现这一目标,行动方案提出了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促进产业链供应链融合发展、健全国家物流枢纽与通道网络等一系列举措。本次国家物流枢纽布局的优化调整,正是为了更好支撑这一目标的实现。
据悉,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继续指导各地高质量推进国家物流枢纽建设,并协调有关部门在自然要素保障、投融资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这将有助于提升枢纽的综合服务能力和运行效率,为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图片及链接信息保留不变)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