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期货市场国际化进程加速,境外投资者热情高涨
AI导读:
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提升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上海期货交易所致力于打造服务全球实体经济的期货交易平台。近年来,上海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不断增加,境外投资者参与度显著提升,对未来市场开放充满期待。
2025年,上海市政府工作报告着重强调了“五个中心”建设,特别是国际金融中心服务能级的提升。去年8月,新版《上海市推进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条例》的发布,进一步明确了期货市场在提升金融市场国际化水平中的关键作用,并致力于丰富金融领域的“上海价格”与“上海指数”指标体系。
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体系的重要支柱,上海期货交易所秉承“中国平台、世界参与、全球共享”的理念,致力于打造服务全球实体经济、反映“上海价格”的期货交易平台。近期,上海证券报记者深入采访了多家境外期货经纪机构,从海外交易者的独特视角,探讨了“上海价格”的功能发挥及产业界的实际需求。
海外投资者热情高涨,积极参与上海期货市场
自2018年3月我国首个对外开放期货品种——原油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挂牌交易以来,其“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的原则已成为行业标杆。此后,20号胶、低硫燃料油、国际铜等一批国际化期货品种相继推出,成功走向全球市场。
横华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林强指出,与前一年相比,2024年参与上海期货市场国际化品种的境外客户数量、品种覆盖度及交易量均显著增长,横华国际期货的客户数量同比增加近一倍,成交量更是激增三倍。服务对象不仅包括“走出去”的中资实体企业,还吸引了大量QFI(合格境外投资者)客户。
苏克敦金融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马克·贝利也表示,其公司已将国际铜等常用交易品种整合到自研交易平台,并向客户提供伦敦、纽约和上海三地跨市场套利API接口,以满足客户对上海期货市场的高度参与兴趣。
航运期货创新引领,填补国际空白
2023年8月18日,我国首个航运期货品种——集运指数(欧线)期货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成功上市,该期货品种采用“服务型指数、国际平台、人民币计价、现金交割”的创新设计,被誉为近年来我国期货市场最具创新性的品种之一。
磐石金融首席执行官石成虎强调,集运指数期货自上市以来,仅用13个交易日成交量便超过境外航运类衍生品全年总量。运行一年多来,日均持仓量达8万多手,获得境内外机构和企业的高度认可。
此外,磐石金融还与全球集装箱运输行业数据和研究机构Linerlytica建立合作,共同推广集运指数期货,并举办模拟交易大赛,提升合约知名度,拓展国际客户群。
未来展望:更多品种对外开放,优化境外投资者体验
受访经纪商认为,境外客户对“上海价格”的关注度与参与度提升,主要归因于中国大宗商品贸易在全球的重要性增强、中国期货市场的特有风控机制获得认可以及国际化合约设计的周密性。
展望未来,经纪商们呼吁上海期货市场进一步创新国际化品种,改善已上市国际品种的流动性,并聚焦境外客户参与便利性进行规则优化。摩根大通亚太区期货和衍生品清算主管本·詹姆斯建议,在平衡发展与风控的前提下,优化交易结算制度,探索扩大QFI参与度,建立与穿透式监管相匹配的持仓限额管理制度,为境外投资者提供更多便利。
(图片及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