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类市场南北半球转换关键期:美豆收割结束,南美产量前景不明
AI导读:
豆类市场迎来南、北半球转换关键时段,美豆收割结束,产量交易接近尾声,市场关注出口进度及南美大豆产量前景。拉尼娜现象增加南美大豆产量不确定性,全球经济不确定性也影响大宗商品市场。
豆类市场再度迎来南、北半球转换的关键时段。随着美国大豆收割工作步入尾声,产量端的交易活动已接近完成,市场焦点逐渐转向美豆的出口进度。与此同时,以巴西为代表的南美大豆产区已启动新作播种,但在“三峰”拉尼娜现象的影响下,南美大豆能否实现预期增产仍存不确定性。
[1][收割完毕,出口成为短期焦点]
美豆收割工作结束,产量调整空间有限
得益于理想的天气条件,自9月下旬以来,美豆收割工作进展顺利。据USDA数据显示,截至10月30日当周,美国大豆收割率已达88%,高于市场预期的89%,并较去年同期和五年均值显著提升。预计再经过两周,本季美豆收割工作将全面完成。随着收割的结束,市场对美豆产量的交易也接近尾声。尽管USDA在10月供需报告中下调了本年度大豆单产预估,但近期良好天气或带来产量修正的机会,预计11月报告中单产预估将小幅上调。
然而,截至目前,本季美豆的产量交易已基本尘埃落定,小幅调整难以撼动市场整体格局,2022/2023年度美豆产量增幅不及预期,市场维持偏紧态势。
油粕需求旺盛,支撑美豆国内消费
受需求强劲支撑,美国豆油和豆粕价格均处于历史高位,有力推动了美豆国内压榨。截至2022年10月21日,美国伊利诺伊州中部豆粕现货价格虽有所下滑,但仍处于历史同期最高水平,同比上涨近40%。同时,美国豆油现货价格也维持高位运行,主要受国内生柴需求驱动。在豆油和豆粕消费需求旺盛的推动下,美豆国内压榨利润表现突出,榨油厂积极兑现利润,月度压榨量持续处于高位。
展望未来,美国生物能源法案对美豆油的生柴需求将持续增长,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同时,国际大豆供应偏紧也将利于美豆压榨利润保持高位,继续刺激美豆国内压榨需求。
美豆出口装船改善,但销售进度缓慢
尽管2022/2023年度美豆累计销售量处于历史同期平均水平,但新市场年度内的出口销售表现不佳。受阿根廷大豆出口优惠政策、美国内河密西西比河水位超低等多重因素影响,美豆出口开局不利。进入10月,虽然阿根廷政策失效,但密西西比河水位问题再次打压需求国买船意愿。不过,近期美豆周度装船量出现大幅回升,美国出口商也在通过其他手段弥补运力下降,加快恢复出口能力。
然而,10月和11月的装船减速仍将对美豆年度出口造成影响,若南美新季大豆丰产兑现,进口国或将更多需求转向更便宜的新季南美大豆,降低对美豆的进口需求。
[2][拉尼娜现象影响,南美产量前景不明]
据世界气象组织预测,2022年秋冬季全球将迎来本世纪第一次“三重”拉尼娜现象。通常拉尼娜现象对南美大豆生长不利,容易引发干旱等灾害。尽管本轮拉尼娜现象已持续三年且威力有所减弱,但新产季至今南美不同地区天气差异仍表现出典型的拉尼娜气候特征。巴西产区整体天气形势良好,大豆播种进展顺利;而阿根廷则面临干旱威胁,新季作物播种工作可能受到影响。因此,在“三峰”拉尼娜背景下南美产区产量前景仍不明确,需持续关注。
[3][供需修复关键,宏观层面变化受关注]
目前全球经济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四季度需持续关注宏观层面变化。预计在美联储维持加息缩表和全球疫情持续的影响下,宏观层面对大宗商品影响仍相对偏空。从全球油籽角度来看,北半球新季油籽陆续收割上市,但南美大豆产区天气的不确定性增加了市场的不稳定性和交易难度。未来3—6个月全球大豆和油籽市场的交易中心将集中在南美大豆产区。
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投资者应保持谨慎态度,密切关注南美天气变化以及美国密西西比河驳船运力、铁路罢工等因素对市场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州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