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国家为确保猪肉市场稳定,推行保供稳价政策,计划9月投放约20万吨猪肉储备。此举导致生猪期货大幅下跌,市场多头主导局面或改变。同时,生猪价格周期性波动明显,供需博弈持续,需关注国庆假期对消费的提振作用。

近期,国家为确保猪肉市场的稳定供应与合理价格,正稳步推行保供稳价政策。国家和地方政府密集行动,计划于9月份合计投放约20万吨猪肉储备,此举有效缓解了养殖端的压栏情绪。受此政策影响,生猪期货在20日出现显著下跌,日内跌幅超过3%。中信建投期货分析指出,当日成交量创下短期新高,同时伴随增仓下行态势,这可能预示着市场由多头主导的局面正逐渐发生变化。

生猪价格的周期性波动一直较为明显。今年以来,国内生猪价格经历了从下跌到反弹的过程。特别是7月以来,生猪出栏价格一度攀升至24元/公斤附近,但随后在需求疲软和政策调控的双重作用下,价格逐步回调至20元/公斤左右。

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孟玮在19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强调,国家高度重视生猪市场的保供稳价工作,旨在通过调控使价格保持在合理区间。上半年,当生猪价格处于低位时,国家连续13批次累计挂牌收储52万吨中央猪肉储备,此举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

为增加中秋、国庆等节日期间的市场供应,国家发改委已会同有关部门投放了两批中央猪肉储备,并计划近日投放第三批,同时指导各地同步加大地方猪肉储备的投放力度。孟玮表示,预计9月份国家和各地合计投放的猪肉储备将达到20万吨左右,单月投放量创历史新高,且投放价格低于市场价格。

生猪市场对政策反应敏感,自9月初国家发改委首次公布储备肉投放市场以来,猪价已出现明显回调。卓创数据显示,从9月5日的全国猪肉平均价格23.8元/公斤降至9月8日的23.22元/公斤。这表明,持续的放储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猪价的过快上涨。然而,从基本面来看,当前生猪市场的供需博弈仍在持续。一方面,整体存栏量不高,且国庆节等消费因素有望提振需求;另一方面,后续成猪数量仍在增加,生猪供应趋势暂未出现明显收紧。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市场正处于需求验证阶段。瑞达期货分析指出,终端消费者对高价猪肉存在抵触情绪,叠加疫情对堂食消费的影响,白条猪走货不畅。因此,需密切关注即将到来的国庆假期对消费的提振作用。

银河期货也表示,尽管生猪现货市场情绪仍然偏强,预计国庆前市场仍以偏强运行为主,但政策调整力度正在逐步加大,猪肉供应也将逐步恢复。在期货方面,同样缺乏强劲的上涨动力,预计期货盘面整体将呈现震荡态势。总体来看,近期猪价难以出现大幅波动的基础,后续走势仍需等待更大矛盾的产生。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图片及链接信息已保留,未做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