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强化品种布局与服务精准度
AI导读:
中国证监会召开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要求完善农业强国、制造强国、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期货品种布局,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多家期货交易所表示将严格落实监管要求,持续完善品种体系,多维度发力,提升市场服务精准度。
日前,中国证监会正式召开了2025年系统工作会议,会议明确指出,要进一步完善农业强国、制造强国以及绿色转型等重点领域的期货品种布局,旨在提升产业客户的参与度,推动期货市场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多家期货交易所的相关负责人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近年来,期货市场在服务实体经济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期货品种不断丰富,已逐步满足各类实体企业的多样化需求。他们表示,将严格按照监管要求,持续完善期货品种体系,通过多维度发力,进一步提升产业客户的参与度。
在加快重点领域品种布局方面,期货市场坚持以品种工具为抓手,通过“保险+期货”等创新模式,持续助力实体经济的高质量发展。例如,郑州商品交易所(郑商所)去年成功上市了瓶片期货期权、红枣和玻璃期权等多个新品种,目前共上市了26个期货品种和19个期权品种。同时,还推出了国内首个短期期权——白糖系列期权,并与国家气象信息中心联合发布了郑商所气温指数。
大连商品交易所(大商所)也不甘落后,去年成功上市了生猪、鸡蛋、玉米淀粉期权和原木期货、期权等多个新品种,目前上市期货、期权品种数量分别达到22个和17个,为产业链企业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产品工具,进一步完善了覆盖重点品种产业链上下游的全产品生态体系。
广州期货交易所(广期所)则立足服务绿色发展的定位,计划深入挖掘光伏、锂电、风电等绿色产业链上下游相关品种,加快推进铂、钯、氢氧化锂期货上市。同时,还将稳妥推进碳排放权、电力等事关国民经济基础领域的重大战略品种研发上市,并探索研究新能源气象指数品种,如光照、风力、降水等,以助力新能源发电产业更好地管理天气不确定性风险。
在提高市场服务精准度方面,期货市场通过一系列改革和创新举措,为产业客户提供了更加高效的交易平台。多家期货交易所表示,未来将继续加大市场培育力度、优化服务项目等措施,以持续提升产业客户的参与度。例如,郑商所将围绕提升产业客户参与度持续发力,加大重点企业培训力度、优化产业开发服务项目等。
大商所则将继续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根本宗旨,完善便利产业客户参与的市场环境,通过做深做精“企业风险管理计划”“产融基地”“龙头企业一对一”“DCE·产业行”等系列活动品牌,提高期货市场服务供给质量,为企业提供精准化服务。
广期所也将持续开展产业调研和上门服务,倾听产业声音、了解产业需求,并持续组织实施“助绿向新”产业服务计划,以提高市场服务精准度、积极拓展产业服务的深度和广度,从而提升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