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市场供需格局的改善,多晶硅期货价格迎来反弹,主力合约创下上市以来新高。龙头企业减产力度加大,供需边际好转,但整体库存偏高。文章还分析了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及光伏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情况。

随着市场供需格局的逐步改善,多晶硅期货价格迎来了显著反弹。

1月15日,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表现出强劲的上涨势头,一举突破了44000元/吨的关口,创下了自上市以来的新高。截至当日收盘,该主力合约的涨幅达到了1.58%,持仓量也大幅增加至3.1万手,显示出市场对该品种未来走势的乐观预期。

据了解,近期多晶硅现货市场价格已经跌破部分企业的生产成本,甚至部分企业的现金成本也已被击穿。有机构分析指出,由于行业内龙头企业的减产力度持续加大,多晶硅的供需关系开始边际好转,但整体库存水平仍然偏高。

作为光伏产业链中的重要原材料,多晶硅在光伏与半导体芯片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价格走势一直备受市场关注。自2024年12月26日在广期所正式上市交易以来,多晶硅期货的价格走势就备受瞩目。上市首日,该期货品种一度触及涨停,最高价达到44000元/吨,但随后期价有所回落。

然而,在1月15日的交易中,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再次展现出强劲的上涨动力,不仅突破了上市首日的最高价,还一度涨至44640元/吨的新高。主力2506合约收盘上涨1.58%,成交量达到7.92万手,持仓量也增至3.1万手。

平安期货研究员刘东丰表示,自2024年年中以来,光伏协会有序引导行业展开自律管理,近期头部企业如通威股份、大全能源等相继发布有序技改、减产、检修公告,这使得多晶硅的供需关系开始边际好转。数据显示,多晶硅的周产量从3万吨下滑至2.13万吨,库存也从29万吨下滑至23万吨。

一德期货也指出,从上下游排产情况来看,2024年12月份供需趋向平衡。因备货节奏差异,库存出现一波去化。下游硅片企业去库情况良好,企业提产意愿较强,预计1月份硅片生产将继续增加。而多晶硅企业在行业自律公约以及亏损压力下可能进一步减产,但目前预计减产幅度会有所收窄。整体上,供减需增,供需格局仍有改善。

不过,一德期货也表示,从平衡表角度看,多晶硅库存去化后对价格形成一定支撑。但下游前期已补库,硅料库存在去化一波后开始企稳,短期仍有垒库风险。整体向上驱动仍不足,因距离首次交割仍有一定时间,短期预期博弈相对更强。近期厂家表现出一定挺价共识,但新品种目前活跃度仍不高,价格多以震荡为主,难有趋势性行情。

尽管全球光伏装机仍然保持两位数的同比增长,但中上游各环节产能、产量的增速更高,产业持续处于优化调整过程中。目前,多晶硅现货价格已经跌破生产成本,部分企业甚至跌破现金成本。产业链库存主要集中于上游环节,而下游硅片、电池片、组件环节的库存水平相对较低。后续下游存在“再库存”的可能。

国信期货指出,从供给端来看,多晶硅周度产量环比略增。但1月份之后行业自律减产协议将生效,各企业的开工率预计将维持在低位。多晶硅下游硅片价格出现低位反弹,周度产量上行,库存消化至低位;电池片企业生产亏损较为严重,库存略有减少;组件企业排产谨慎,对后期市场持偏悲观态度。

刘东丰认为,整体上当前多晶硅现货库存同比偏高、环比下滑;龙头企业减产中,供需边际好转。中短期来看,多晶硅期货单边策略以逢低做多为主;节后存在期现联动可能。展望未来,多晶硅的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2024年12月和2025年1月的开工率约为30%,产能调整需要较长周期。

此外,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硅业分会消息,上周市场供不应求,硅片价格延续涨势,电池片价格也跟随上涨。1月15日,光伏板块表现强劲,截至收盘,双良节能、福莱特、钧达股份等股票的涨幅超过6%,通威股份、晶澳科技等股票的涨幅也超过4%。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内容未做改动,仅进行格式优化与润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