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素期货与现货价格持续下跌,市场前景堪忧
AI导读:
尿素期货与现货市场自上周起持续下跌,周五尿素期货收盘跌幅达2.75%,现货价格也创下一年来新低。分析师指出,市场供过于求、生产成本下降以及利好预期落空是主要原因。未来市场前景不容乐观,投资者需关注供需变化和库存情况。
上周起,尿素期货市场遭遇新一轮下跌趋势,周五更是大幅下挫,2505合约收盘时下跌2.75%,触及7个月以来的价格低点。
与此同时,尿素现货市场亦未能幸免,价格持续走低。1月2日,国内尿素现货价格跌幅加剧,每吨下降20至100元不等。山西地区的低端出厂价已降至1530元/吨,新疆报价更是大幅下调50至100元/吨,达到1460元/吨的低位。山东、河南两地多数工厂的报价也跌至1570至1580元/吨区间,多个地区的现货价格创下一年来的新低。
徽商期货研究所工业品分析师刘朦朦指出,尿素期现货价格连续下跌的原因主要有三:首先,市场整体供过于求,供应过剩严重,库存高企,导致价格承压下行。去年上半年虽同样面临高供给,但在春耕需求的消化下,供需相对平衡,价格以涨为主。其次,生产成本下降,特别是煤炭价格的走低,为尿素价格下跌提供了空间。最后,利好预期未能实现,市场期待的利好政策并未在相关会议后出台,导致尿素价格持续下跌。
金联创化肥研究员王菲也表示,上月的“化肥保供稳价”政策并未带来实际利好,主题依旧围绕“保供稳价”,未明确提及尿素出口政策,市场情绪有所回落。
从基本面来看,王菲介绍称,供应方面,去年12月31日国内尿素日产量约为17.87万吨。随着1月份气头装置的检修完成,部分装置将陆续复产,国内尿素日产量将呈震荡回升趋势。春节前,国内尿素日产量有望再次回升至19万吨左右。目前,尿素企业库存已升至150万吨,持续处于近五年高位,且社会库存不断累积。需求方面,12月国内尿素需求依然疲软。因春节假期临近,部分工业刚需将明显缩减。同时,复合肥工厂原料库存较多,高价接货意愿较低,且成品走货未见好转。农业需求方面,苏皖地区冬腊肥刚需或择机入场,但其他区域农业经销商接货积极性仍然有限。
成本方面,主产区煤价稳中小涨。元旦前后,部分煤矿停产减产,供应端收紧。同时,下游终端补库需求稍有释放,但煤炭价格或仍缺乏持续上涨动力。目前,无烟煤主流到厂平均价格为1100元/吨,气化烟煤主流到厂平均价格为970元/吨。固定床企业及部分气头尿素工厂继续亏损,部分航天炉工艺尿素工厂也已濒临完全成本线。
国际市场方面,王菲表示,去年12月国际尿素价格呈现偏强震荡态势。但中国尿素出口仍在严格管控阶段,去年11月中国尿素出口量仅为0.22万吨,再创历史新低。
刘朦朦强调,当前尿素市场呈现出“高供应、低需求、高库存、低利润”的特点。尽管气头企业开工率处于低位,但煤头企业开工率仍在高位,因此日产量同比仍处于高位。需求端方面,农业需求处于淡季,储备需求推进缓慢,复合肥需求回落,三聚氰胺需求平淡,出口需求受限。
刘朦朦指出,市场信心不足,即使现货价格下跌,商家让利销售,下游采购积极性依然不高,厂家收单情况不佳。1月尿素将进入春节收单阶段,从当前情况来看,尿素企业订单量不高,面临一定的收单压力。同时,厂家库存高企,库存消化速度偏慢,这些因素都将制约尿素价格。若后续尿素企业亏损严重,或将带动企业减产,基本面有望边际改善。
王菲预测,1月国内尿素行情不容乐观。春节前上游工厂面临巨大收单压力,而1月供应增加、需求缩减,或导致国内尿素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鉴于尿素价格已处于低位,1月中上旬或呈现震荡偏弱格局。投资者可关注区域农业备货以及复合肥原料备货节奏。临近春节假期,若上游订单收满,尿素价格或将出现不同程度反弹,但对市场整体影响有限。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