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五一节后,多晶硅价格延续节前弱势,进一步下滑。组件市场迅速降温,下游企业买涨不买跌,导致多晶硅采购订单交付期延后。基本面显示,电价下调预期导致生产成本或下降,但多晶硅厂商仍面临降价压力。投资者需关注仓单生成、期现商销售情况及政策变化。

  五一节后,多晶价格延续节前弱势,进一步下滑。430抢装潮逐渐退去,组件市场迅速降温,光伏产业链各环节开始降价。下游企业买涨不买跌,余料相对充裕,导致对多晶硅的采购订单交付期延后,弱需求进一步压制了价格走势。周二,多晶硅日内跌幅超过3%,已逼近现金流成本。

  从基本面分析,节后电价或存在下调空间,多晶硅生产成本可能随之下降。尽管目前西南地区的硅厂面临较大的成本订单压力,复产积极性持续走低,进度相较于往年同期有所延迟,企业出货意愿减弱。然而,西北地区的供应基数依然存在,硅厂减产效果并不明显。多晶硅厂商仍面临降价压力,除了高库存问题外,各环节的成本问题更为严峻,硅片整体签单预期存在进一步下滑的可能。前期市场担忧的交割品不足问题也逐渐得到缓解,预计交割品供给情况将好于预期。在成本下降和需求减弱的双重作用下,多晶硅价格仍难以摆脱探底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多晶硅生产具有较高的调节度,硅料企业可能会通过控制产量来拒绝低价订单,因此单边大幅下跌的空间或许有限。投资者仍需密切关注仓单生成情况以及期现商的实际销售情况,可考虑把握近远月价差收敛的机会。此外,还需重点留意分布式光伏退坡后,是否会有新的大规模基建或光伏装机强制考核政策出台,这可能会引发市场的超跌反弹。

(文章来源:光大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