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华关税升级,多晶硅期货受影响
AI导读:
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已升至145%,对中国光伏产品直接出口影响有限,但对东南亚转口贸易冲击大。多晶硅被豁免关税,但价格承压下跌。多晶硅期货有望缓解现货库存压力,支撑价格。未来多晶硅供过于求压力仍大,市场预期现货表现疲软。
4月10日,白宫向美国媒体CNBC证实,美国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的关税税率目前实际上已达到145%。
从光伏行业来看,“对等关税”主要涉及光伏电池、光伏组件等环节。但由于此前对美出口关税已经较高,当前我国光伏产品直接出口至美国的税率已抬升至极高水平。关税税率进一步上升的直接影响相对有限,因为2024年中国光伏主材对美国合计出口额为2.15亿美元,占总出口额的比重仅为0.65%。
尽管对中国直接出口影响不大,但对东南亚国家转口贸易的冲击较大。中国对东南亚出口光伏电池和硅片显著下降,但总量维持相对稳定。此次美国对东南亚出口产品征收高关税,会加重企业负担。长期来看,全球贸易冲突和经济形势不明朗,光伏总体需求可能受到影响,但短期冲击力度不及有色等品种。
值得注意的是,多晶硅在此次“对等关税”政策中被豁免。然而,受宏观情绪影响,近期多晶硅价格重心明显下移。本周,多晶硅期货呈现连续下跌态势,4月8日盘中最低跌至40880元/吨,但随后反弹至4月10日的42190元/吨。
宏观层面看,多晶硅价格承压与关税政策落地有关,但基本面因素更为核心。当前市场担忧丰水期大厂复产,导致价格承压。供应方面,硅料企业亏损,云南和四川部分产能停产,3月国内多晶硅产量偏低。需求方面,硅片库存减少,供应偏紧,价格回升。整体来看,多晶硅短期现货供需变化不大,抢装需求持续,但预期层面有下行压力,且高库存问题待解。
多晶硅期货上市后发挥“蓄水池”作用,有望缓解现货库存压力,支撑现货价格。若价格持续下跌,或将倒逼高成本企业检修减产,带来产量下降,对价格也有支撑作用。
展望未来,短期内多晶硅供过于求压力仍大。3—4月是硅料基本面最好的阶段,但抢装需求未能改善行业持货意愿,下游选择在需求最好的时候降低原料库存。随着抢装机需求步入尾声,硅料基本面最好的时间有限,下半年市场可能进一步试探减产成本。
4月可能是全年多晶硅基本面最好的时期,但市场预期现货表现将继续疲软。尽管4月多晶硅排产变化不大,但下游硅片环节排产环比增加,对应多晶硅社会库存将去化,基本面韧性仍存。不过,现货成交难以出现明显好转,市场对远期需求的悲观预期或对盘面形成压力。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