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10日,国内期货市场豆粕期货主力合约跌幅居前,受美国“对等关税”风波影响,部分地区豆粕价格出现高价现货成交。分析师指出,关税变化对市场担忧情绪带来扰动,但原料到港量充足,豆粕现货价格面临回调风险。同时,关税加征导致美国大豆、玉米等进口成本高于巴西,企业转向南美采购,影响生猪养殖成本。

4月10日,国内期货市场多数商品价格止跌回暖,但豆粕期货主力合约跌幅居前,当日报跌近2%,回吐了部分前期涨幅。这一走势与全球大豆市场动态息息相关。

作为全球三大主要大豆生产国之一,美国近期掀起的“对等关税”风波,直接影响了豆粕价格。清明假期过后,部分地区豆粕价格一度出现高价现货成交情况,这反映了关税政策对市场的即时影响。

清明节后归来,市场担忧情绪逐步释放,但现货价格整体高位回落,成交心态跟随放缓。由于区域现货供应情况不同,国内区域现货价格呈现分化趋势。华北及东北地区涨幅明显,华南地区涨幅较弱。卓创豆粕分析师王汝文指出,从工厂库存数据来看,国内重点油厂原料大豆库存止跌回升,成品豆粕库存明显回落,市场并未出现明显的供应缺口。

我的钢铁网分析师方平则表示,从进口总量来看,近几年中国进口大豆总量仍呈现小幅增长态势,但从美国进口的大豆量逐年下滑。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大豆进口总量同比增加607.79万吨,增幅6.14%,其中巴西大豆进口量占比达71.07%,显示出巴西大豆的价格优势。

她认为,目前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仍处于低价区间,一季度豆粕现货走势呈现先涨后跌态势。卓创豆粕分析师王汝文也认为,短期内关税变化主要对市场担忧情绪带来扰动,但4月至5月原料到港量充足,豆粕现货价格面临回调风险。

现阶段的关税变化主要扰动在于对美豆需求缺口的担忧,但转向巴西及阿根廷、乌拉圭等来源国采购,整体缺口或较为有限。从成本角度来看,加征进口关税利空美豆出口,但利好巴西大豆出口。未来随着进口巴西大豆需求增加,CNF报价仍有上涨空间。

作为饲料重要的原料之一,豆粕价格波动与养殖行业成本密切相关。我的钢铁网分析师王艺霖表示,关税风波将导致美国大豆、玉米等进口成本高于巴西,企业因此转向南美采购。同时,我国猪肉进口量已同比下降30.97%,其中从美国进口的猪肉占比约9.3%。加税后,美国猪肉价格竞争力下降,促使巴西、欧盟等替代国猪肉进口量显著增加。

卓创资讯数据监测显示,在国务院发布进一步对原产于美国的进口产品加征关税消息后,部分猪副产品价格迅速抬升。这意味着进口成本提升明显,贸易商多抬价销售。

从国内猪肉供应角度看,2025年国内猪肉供应整体充裕,进口猪肉需求或较弱。同时,随着国内生猪价格下滑,国产鲜品及冻品分割品价格或存下降可能,进口猪肉价格或被削弱。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e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