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板块受二次育肥消息提振,牧原股份等领涨
AI导读:
端午节后首个交易日,A股生猪板块受二次育肥消息提振,牧原股份、神农集团等表现抢眼。至少有两家头部猪企暂停向二次育肥客户出售商品猪,确保用作屠宰的商品猪无法再进入二次育肥环节。分析师指出,二次育肥产能减少后,市场投机行为将减少,有助于猪价趋于稳定。
端午节后的首个交易日,A股生猪板块持续发力,牧原股份(002714.SZ)、神农集团(605296.SH)和巨星农牧(603477.SH)等表现抢眼。这背后与猪价稳定预期息息相关,而该预期又与头部猪企暂停向二次育肥客户出售商品猪的最新动态紧密相连。
6月3日上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牧原股份、神农集团、新希望(000876.SZ)等多家猪企获悉,至少有两家头部猪企已暂停该业务,且对商品猪仅开具屠宰类检疫票,意味着用作屠宰的商品猪无法再进入二次育肥环节。
行业分析师指出,二次育肥会人为拉长出栏时间,导致阶段性出栏量差异显著,进而造成猪价“助涨助跌”。生猪板块受此消息提振,端午节后首个交易日延续涨势,牧原股份连续两日累计涨幅近10%,神农集团、巨星农牧同期涨幅亦超10%。
头部猪企叫停二次育肥商品猪销售
生猪板块的上涨,与二次育肥的消息紧密相关。市场传言称,相关部门要求控制出栏猪体重,并暂停向二次育肥客户销售商品猪。所谓二次育肥,即养殖户购进已达正常出栏体重的生猪,继续育肥至350斤或以上再出售,旨在赚取价差和增重利润。
生猪行业分析师刘博洋表示,非洲猪瘟疫情后,猪价日涨跌幅加剧,二次育肥成为核心干扰因素。部分中小养殖散户和贸易商转为二次育肥户,人为拉长出栏时间,造成供需错配,猪价宽幅震荡。近一年来,生猪价格走势与二次育肥关联度较高。
6月3日上午,记者从多家猪企了解到,部分头部猪企已停止对二次育肥客户销售商品猪,通过买方用途发票等方式判断生猪用途,确保商品猪仅用于屠宰。
有猪企总经理透露,尽管未收到政策面准确消息,但行业内有防止二次育肥的趋势。业内人士称,5月29日下午,已有三家头部猪企召开会议,讨论不销售二次育肥商品猪事宜。
分析师观点:二次育肥产能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将减少
相比仔猪育肥和母猪自繁自养,二次育肥出栏周期短。但刘博洋指出,二次育肥的频繁出入场打乱了市场正常供需节奏,集中补栏导致供应短缺,集中出栏则加大猪价下行压力,增加猪市波动幅度。
此外,二次育肥还影响出栏猪群的健康度,涉及多次中转和跨场养殖,增加猪病传播风险。长远来看,随着二次育肥产能减少,市场投机行为也将减少,有助于去产能和淘汰落后产能,使市场供需更加平衡,猪价趋于稳定。
对于屠宰行业而言,这将倒逼企业整合,符合政府检疫、运输和食品安全要求。大型屠宰企业将在竞争中脱颖而出,引导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