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价格持续下行,行业盈亏及后市展望
AI导读: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3月份第一周全国生猪价格累计下跌26.1%。近半年来猪价持续下行,主要源于供给形势变化。行业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但仍有微利。关税调整对国内饲料价格影响有限。预计上半年猪价弱势震荡,下半年有望温和反弹。
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今年3月份第一周全国生猪价格为15.47元/公斤,自2024年8月份第三周达到阶段性高点20.92元/公斤后,猪价已累计下跌26.1%。
猪价为何再探新低?行业盈亏状况如何?后市走势又将如何?记者对此进行了深入采访。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朱增勇指出,近半年来猪价持续下行,主要源于供给形势的变化。自2024年6月起,全国新生仔猪数量持续增长,9月后生猪供应量快速增加。今年1月,规模以上生猪定点屠宰企业屠宰量同比增长2.4%。同时,春节后至三四月份消费需求处于低谷,导致猪价持续回落。
以北京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为例,今年3月份第一周日均上市白条猪同比增长24.53%,供应充足。
当前猪价已接近近几年低点,生猪养殖业经营状况备受关注。朱增勇表示,尽管盈利水平大幅下降,但生猪养殖仍有微利。这得益于饲料价格的回落和生猪养殖效率的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我国对美、加猪肉和饲料增加了关税。但业内专家认为,我国年消费生猪7亿头,主要靠国内养殖,进口猪肉占比很少,对市场影响有限。玉米、豆粕进口可由南美等其他主产地替代,关税调整对国内饲料价格影响亦有限。
朱增勇预计,2024年我国进口猪肉量可能继续下降,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支撑国内猪价。
展望后市,朱增勇认为,上半年生猪供给充足,消费需求低位,猪价将以弱势震荡为主。下半年,随着消费需求的季节性增长,猪价有望温和反弹。
生猪养殖龙头企业牧原集团表示,将持续加大生猪育种、疾病防控、智能化与数字化升级等方面的投入,以降低成本,提升盈利水平。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