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猪期货大涨,饲料价格频调,猪周期拐点已至?
AI导读:
7月4日生猪期货大涨,A股市场中相关养猪企业股价也大幅上扬。同时,饲料价格频频上涨,但猪周期拐点已至,行业整体扭亏。养猪企业应尽早做好相关备货准备,以增强经营能力。
7月4日,生猪期货市场传来捷报,主力合约以22695元/吨的价格收盘,较前一日飙升7.71%,其他月份合约同样表现出色。在A股市场,与生猪养殖相关的企业也迎来了大涨,温氏股份涨幅高达11.82%,正虹科技、新五丰和天邦食品更是涨停,唐人神也大涨9.97%。猪肉概念板块(代码:BK0882)整体上涨6.56%,板块内共有35家个股上涨,主力资金净流入达29.21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7月4日,全国多地批发猪价已经突破了22元/公斤。与此同时,饲料价格也与猪价齐头并进,7月以来,多家饲料企业纷纷上调饲料报价,并计划在7月7日至10日期间陆续落地执行。
对于饲料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某养猪上市公司向《证券日报》记者透露,尽管饲料成本上升,但猪周期拐点已在今年3月显现,养猪行业已实现整体扭亏。由于各企业管理水平存在差异,成本管控较好的头部企业相较于腰部及规模以下企业,盈利能力更强。分析人士也指出,面对饲料价格的频繁上涨,养猪企业应尽早做好相关备货准备,以增强自身的经营能力。
生猪期货与现货价格的持续上涨,进一步确认了猪周期的拐点已经到来,养猪企业的经营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涌益咨询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7月4日,河南、河北、湖南、湖北、四川、浙江等地的猪肉批发均价均突破了22元/公斤,预计上涨势头将持续强劲。其中,浙江的猪肉批发均价更是达到了25.06元/公斤,位居各地之首。
唐人神董秘孙双胜表示,尽管市场上仍存在分歧意见,但生猪期货的走势已经显示出本轮猪周期的拐点是在今年3月份,4月份以来猪价便进入了上行通道。现货方面,今年3月份生猪批发价格达到了11.5元/公斤左右的低位,此后价格一路上涨,至7月4日多地批发价格已经突破了22元/公斤,这基本确认了本轮猪周期的底部已经形成。
孙双胜还补充道,尽管生猪饲料价格频繁上调,但猪周期的拐点已经到来,全行业整体扭亏已成定局。预计明年猪价将呈现波动性上涨态势,未必是单边上涨行情。管理得当的养猪企业仍有一定的盈利窗口期。然而,由于全行业的养殖场管理水平、饲料自有率参差不齐,因此综合成本管控能力强、先进养殖技术应用充分的头部企业的盈利能力将更强,而腰部及规模以下企业的盈利则相对较弱。
记者梳理发现,温氏股份在接待投资者调研时表示,5月份该公司的养猪成本已经控制在8.5元/公斤,并预计有望控制在8元/公斤以下。唐人神等企业也表示,已掌握相关技术和管理手段以降低养猪综合成本,有望在饲料涨价时保持养殖成本合理均衡。
在生猪期货、现货价格一路走高的同时,上游饲料价格也在频频上涨。饲料成本占据生猪养殖综合成本的约60%,因此饲料成本的上涨无疑会增加养猪企业的经营成本。进入7月份以来,多家饲料企业发布了提价函,标志着饲料行业首轮涨价潮的来临。
7月1日至7月3日期间,江西格利特、新希望六和、宁波天邦、武汉正大、江苏天成、奥华农牧、华杰饲料、浙江联兴、湖州海皇、润丰饲料、常州海大等多家饲料企业先后发布了提价函,对旗下生猪、禽类、水产、反刍饲料价格每吨上调了150元至300元不等。提价函的落实将集中在7月7日至7月10日期间。
部分饲料企业无奈表示,由于原料价格不断上涨,为保障产品质量和企业的持续经营,不得不对旗下产品价格进行上调。然而,当前市场呈现出价高量缩的态势,走货情况一般。一位饲料企业销售人员透露,饲料的原料价格大幅上涨,包括豆粕、菜籽粕、玉米、小麦等都在上涨,蛋白粉也涨了不少。这给企业带来了一定的经营压力,因此不得不提价以覆盖成本。目前,水产饲料走货情况较好,而生猪、禽类、反刍饲料的走货则一般。生猪散养户在对比标准配方饲料价格后,更愿意选择使用散装饲料。
惠农网分析师李彬彬确认了上述情况,并指出,生猪饲料以豆粕为主,与美国大豆供求具有较强的联动效应。今年以来,由于原油价格上涨,美国豆农的种植成本上升;同时,美国春夏季节干旱面积扩大,大豆生长优良率同比去年下降了3%。这些因素共同推动了大豆供求格局进入紧平衡状态。随着后期我国到港大豆数量的减少,预计饲料企业还将有提价举动。因此,建议下游生猪养殖企业实时关注市场行情,及早加快备货速度。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网)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