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9日纯碱期货主力合约创下新低,原料价格下跌带动成本下降是核心逻辑。产量增加,库存处于高位,需求端缺乏实质性利多。出口需求增加,但去库压力偏大。后市面临高库存、弱需求等压力,价格承压。

4月9日,纯碱期货主力合约最低报1266元/吨,创下上市以来新低。此后,纯碱价格虽有所企稳,但因基本面宽松,价格重心再度下移。截至5月9日夜盘收盘,纯碱期货主力合约已回升至1287元/吨。

原料价格持续下跌,导致纯碱成本大幅下降,这是近期纯碱价格走弱的主要原因,光大期货纯碱高级分析师张凌璐表示。

据隆众资讯数据显示,近期煤炭等价格下跌显著,氨碱企业成本已降至1300元/吨,联碱企业成本更是降至1055元/吨。与1个月前相比,氨碱、联碱企业成本分别下跌237元/吨、155元/吨。

经过3月份的企业集中检修,4月份纯碱产量持续增加,环比增加16.26万吨,达到319.4万吨,同比偏高3.70%。然而,尽管5月份有企业计划检修,尤其是华东地区的联产装置,但截至5月8日当周,纯碱周度产量仍处于近年同期高位水平,为74.07万吨。

从库存情况来看,截至5月8日当周,纯碱企业库存为170.13万吨,仍高于往年同期水平,同比偏高81.02万吨。这一库存水平足以有效缓冲产量的边际收缩。

华源期货纯碱分析师王晓囡指出,从需求角度看,浮法玻璃产熔量处于往年同期偏低水平,近期仍有企业计划冷修,加上光伏玻璃下游“抢装潮”退坡,价格已开始转弱,后续行业调整或持续,需求端缺乏实质性利多。

张凌璐进一步介绍,近期下游浮法玻璃产线冷修增多,光伏玻璃产量也略有下降,纯碱刚需小幅回落。尽管4月底至5月初,中下游存在低价补库情况,市场低价货源成交尚可支撑采购需求,但当前周度消费量与周度产量相比仍偏低,纯碱产销处于略微过剩状态。值得一提的是,近期碱厂订单状态良好,企业待发量维持在14天以上,部分企业接单至5月下旬甚至月底,有利于后期企业去库及挺价。

此外,近期纯碱出口需求有所增加。自去年9月以来,纯碱出口量已恢复至每月10万吨以上的高位水平,今年3月出口量更是达到19.43万吨,较2月提升28.34%,较去年同期出口量近乎翻倍,这在很大程度上抵消了国内需求下降带来的缺口。

库存方面,3月底以来纯碱企业库存相对稳定,尚未出现明显的累库或去库趋势。截至5月8日,纯碱企业库存为170.13万吨,周环比提升0.61%。尽管企业库存变化不大,但绝对水平仍处于近几年同期最高水平,后期去库压力依然偏大。

对于纯碱后市,张凌璐认为,随着纯碱企业陆续进入检修,若检修计划落实到位,供应端将给予纯碱价格一定支撑。此外,利多因素还包括出口提升等。然而,市场同样面临高库存、弱需求、成本下移等压力。从目前期现价格走势看,盘面短期对供应下降预期或已计价,后期趋势性行情需要更多利多驱动兑现。中期可关注夏季检修、出口及宏观政策共振带来的阶段性做多机会。长期来看,纯碱基本面宽松格局不改,价格仍将承压。

王晓囡认为,当前库存仍处于高位,基本可以覆盖短期供应的变化,加上需求难以提振,纯碱价格缺乏走强动力。另外,华东地区联碱装置检修,而该地区库存处于中性偏低水平,需关注局部地区需求和库存的变化。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