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涤纶短纤行业计划在4月启动一轮减产措施,减产10%持续1个月,旨在避免价格战。消息公布后,短纤盘面价格受到提振,加工费也大幅提升。但市场需关注短纤工厂的减产能否真实落地,中长期需关注逢低做多短纤加工费机会。同时,短纤工厂的减产利空原料PTA和乙二醇刚需。

近日,聚酯市场迎来新动向,涤纶短纤行业计划在4月启动一轮减产措施。据华瑞信息透露,为维护涤纶短纤行业的健康发展,并防止“内卷式”价格战,涤纶短纤大厂拟减产10%,持续时间为1个月。这一消息引起了市场及产业链企业的广泛关注。国贸期货分析师陈胜指出,这一动态反映出市场已陷入极度竞争状态,涤纶短纤库存可用天数达到14天,春节后库存持续累积。记者注意到,减产消息公布后,短纤盘面价格受到提振,加工费也显著上涨。陈胜表示,当前市场需求疲软是导致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供给端的收缩只能暂时提振市场价格及产品利润。国泰君安期货高级分析师贺晓勤认为,本轮短纤工厂的减产措施能否真正落地并持续,仍需市场进一步观察。中长期来看,市场应关注逢低做多短纤加工费的机会。从整个产业链来看,短纤工厂的减产对原料PTA乙二醇的刚需构成利空。在此背景下,盘面可能呈现出短纤走强,而原料PTA和乙二醇明显回落的态势。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