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13日,郑商所在南京举办2025年玻璃、纯碱、烧碱期货分析师培训,旨在提升期货分析师研究实力与产业服务能力。培训涉及宏观分析、行业研究、产业服务等方面,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为加强期货市场人才队伍建设,提升期货分析师研究实力与产业服务能力,5月13日,郑商所在南京成功举办了2025年玻璃纯碱烧碱期货分析师培训。培训汇聚了行业协会、龙头企业、私募基金、资讯机构及期货公司的资深专家,从宏观分析、行业研究、产业服务三大方面深入讲解,为参会者提供了丰富的知识盛宴。据期货日报记者报道,此次培训旨在增强期货分析师的品种知识储备,提高行业分析判断能力,深化期货、期权业务的理解与应用。

期货分析师在产业分析与服务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他们凭借严谨的分析捕捉市场动态,通过专业的研判为企业决策提供坚实支撑,创新产融结合模式,优化服务体系,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专业动能。

当前,盐化工行业正面临供需格局重塑、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此背景下,企业对价格风险管理和产业发展趋势洞察的需求愈发强烈,对期货分析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

中信建投期货能化高级分析师胡鹏指出,虽然期货分析师队伍迅速壮大,但高端人才占比仍较低。随着市场快速发展,企业更青睐既懂行业知识与策略,又熟悉期货、期权业务的复合型人才。因此,期货分析师需扎实开展案头研究,构建特色研究框架,保持对数据敏感性,并着重提升期货、期权理解与应用能力。同时,深入市场一线,通过实地调研获取有价值信息,得出可靠研究结论。

玻璃、纯碱、烧碱作为盐化工产业链的关键品种,应用领域广泛,市场参与主体多,价格波动大。期货分析师需全方位提升研究能力,除关注供需、库存、估值等常规因素外,还需深入研究行业工艺、产业集中度、上下游定价权、产业政策等要素,形成深刻行业认知。服务企业时,需精准把握企业个性化需求,提供研究咨询、套期保值等综合服务。

近年来,随着产业竞争加剧和行情波动频繁,越来越多产业企业转向期权工具进行风险管理。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庞溥军表示,玻璃期权的上市为产业企业增添了多样化风险管理工具,企业可借助期货行情交易软件,实时掌握近、远月合约价格变化,指导生产经营,实现现货营销策略及纯碱采购模式的飞跃。

一德期货期权部总经理助理曹柏杨建议,玻璃、纯碱企业可结合生产成本,合理选择行权价格卖出看涨期权,并在远月合约布局更高行权价格,通过持续收取权利金降低生产成本。构建期权分析研究体系的关键在于理解期权价格变动传导机制及各因素对期权价格的影响,结合策略目标制定合理交易策略,合理表达研究观点。

期货分析师不仅是市场动态的观察者,更是产业变革的积极参与者。与会学员认为,此次培训实现了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的深度融合,为期货及期权分析师搭建了良好交流平台,有助于提升期货分析师队伍整体研究水平。

曹柏杨表示,期货分析师的研究必须与市场、产业保持高频互动,优秀研究成果应开放共享。希望郑商所能多举办此类活动,助力期货分析师持续提升研究水平与市场服务能力,共同推动产业发展。

长期以来,郑商所高度重视期货分析师人才培养,通过分析师培训、产业基地、产业专项等多元渠道持续开展人才培育,多次邀请优秀期货分析师参与交易所品种规则修订研讨、扩大交割区域论证等业务活动,为期货品种平稳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近两年,郑商所多措并举提升盐化工相关期货品种运行质量与产业服务能力。玻璃期货方面,郑商所将交割区域拓展至安徽、江苏,便利更多产业企业参与交割业务;宣传推广玻璃期货助力行业应对“冬储”压力的新模式,增强期货工具在产业中的影响力。纯碱期货方面,郑商所将交割区域扩展至山东、天津、江苏三地,优化厂库送货方式,相关调整将于今年11月起实施。烧碱期货方面,郑商所提高了三阶段限仓水平,满足客户风险管理需求,并将仓储费降低40%,有效减轻客户交割成本。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郑商所将持续加大期货分析师培育力度,完善分级分类的多层次期货、期权人才培育体系,充分发挥期货市场功能,为实体经济提供更专业、更优质的风险管理服务,为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