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商所增设棉纱期货交割厂库,服务棉纺织企业
AI导读:
郑商所为满足产业客户需求,增设厦门国贸和建发生活资材为指定棉纱交割厂库,优化交割体系。此举将便利产业企业参与交易交割,提升风险管理能力,促进棉纱期货功能发挥,服务实体经济。
增设棉纱期货交割厂库,更好服务棉纺织上下游企业
近日,郑商所为满足产业客户需求,发布了增设厦门国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和建发生活资材(广州)有限责任公司为指定棉纱交割厂库的通知。这是棉纱期货自2017年上市以来,首次在棉纱品种上设置贸易类型的交割厂库。目前,棉纱期货共有11家交割厂库(包括9家生产型厂库和2家贸易型厂库)及12家交割仓库,交割体系得到进一步优化。
自去年以来,郑商所在棉纱期货上实施了一系列举措,包括修订业务规则、优化替代交割品升贴水、扩大交割区域和降低交易成本,旨在促进棉纱期货功能的发挥。此次增设贸易型厂库,进一步便利了产业企业参与交易交割,提升了风险管理能力。
棉纱期货上市之初,仅有厂库交割一种方式。自CY1910合约起,仓库交割方式也被启用。近年来,棉纱期货交割采取仓库交割和厂库交割并行的方式,但现有交割厂库均为生产型企业。新增贸易型厂库后,将引导贸易企业将期货交易交割与现货采购、销售相结合,形成具有期现业务特色的贸易模式,进一步强化棉纱期货的功能作用。
棉纱贸易企业是棉纺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数量多、分布广的特点。设置棉纱期货贸易商厂库,有利于推动贸易企业发挥购销渠道广、货物周转快、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相对较高等优势,与产业企业在价格风险管理、资金支持、物流仓储服务和信息咨询等方面开展多元化合作。
建发生活资材相关人员表示,棉纱期货不仅是价格发现的重要工具,更是纺织产业链稳定运行的“压舱石”。贸易商厂库的设立,将有效打通期现市场的“任督二脉”,通过厂库信用仓单的生成与流转,提升期货交割效率,降低实体企业参与成本,增强市场流动性,让期货价格更好反映产业供需格局。
厦门国贸相关人员也表示,此次获批郑商所棉纱交割厂库资质,是对其在棉纱生产经营、质量把控、资源整合、物流监管等方面的肯定与支持。厦门国贸将以此次获批为契机,携手交易所与产业各方,发挥期货交割库的“蓄水池”作用,解决标准化合约与个性化需求的矛盾,助力上下游企业更好管理价格风险。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强调,下一步将扎实做好新设交割库的培训与支持工作,密切关注业务开展情况,帮助更多产业企业利用棉纱期货管理风险,拓宽棉纱期货服务实体的广度和深度。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