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纱产业风险管理交流会顺利召开,聚焦棉花期货与风险管理
AI导读:
近日,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联手恒力期货主办的棉花/棉纱产业风险管理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会上专家深入探讨了棉花市场形势、宏观格局变化及全球供需展望,提出了运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的见解,旨在搭建棉纺织产业链各方的交流平台,推动高质量发展。
近日,由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联手恒力期货主办的棉花/棉纱产业风险管理交流会在上海顺利召开,会议由山东卓创资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卓创资讯)、上海纺投贸易有限公司协办,主题为“稳企安农护航实体”。会上,多位行业及市场专家深入剖析了棉花市场形势、宏观格局变化及全球供需展望,并围绕涉棉企业如何运用衍生工具进行风险管理给出了独到见解。
恒力期货副总经理戚永刚在致辞中表示,棉花期货的价格影响力逐年增强,能精准反映棉花产业供需状况,为市场参与者提供关键参考价格,更为我国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卓创资讯农业事业部总经理韩健介绍称,当前全球经济错综复杂,受天气变化、政策调整及国际政治局势等多重不确定性因素影响,棉花价格波动显著,棉纺织产业链各环节企业均面临巨大的价格风险。
戚永刚强调:“在当前环境下,充分利用衍生工具的价格发现和管理风险功能,可助力企业提前锁定价格,规避风险,实现稳健运营。”
卓创资讯高级分析师高飞堂指出,棉纺产业在种植、加工、纺织和终端环节均面临诸多挑战。种植环节水资源紧张、补贴成本高、品种繁多;加工环节产需错配、利润下滑;纺织环节市场竞争加剧、消费降级;终端企业则面临贸易摩擦、非棉替代品挤压和国际竞争加剧等问题。
据美国农业部(USDA)展望论坛预测,2025/2026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将减少3.5%,至2541万吨,消费量预计增长2.1%,至2591万吨,创近五年新高。总体呈现小幅去库状态,预计最终库存量将下降2.84%,至1657万吨。
然而,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市场发展部总监汪前进认为,这一预测或过于乐观。美国加征关税等外部因素将对棉花消费市场造成冲击,预计全球棉花产量或下滑2%~3%,消费预期增长约1.5%。
恒力期货棉花高级研究员吴新扬建议,相关产业企业可在日常运营中融入基差贸易,该模式能弱化买卖双方对绝对价格的矛盾,通过固定升贴水基差报价和期货合约点价,帮助企业锁定采购成本或销售利润。此外,期权作为一种重要的衍生工具,能为涉棉企业提供更灵活的风险管理方案,期权买方亏损有限(仅损失权利金),卖方则可通过收取权利金增加收益。
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常务副总经理姬广坡补充,部分现货企业可通过期现仓单流转降低库存成本,因期货持有成本较现货低,企业可将棉花现货库存转为期货仓单,从而降低库存成本。
本次交流会旨在搭建棉纺织产业链各方的高效交流平台,共同探索在当前复杂市场环境下棉花产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方法。
郑商所上海服务与发展中心负责人表示,郑商所将继续举办此类市场培育活动,推动棉纺织产业充分利用期货期权工具,实现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