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开展45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实施新机制,释放货币政策边际宽松信号。A股市场在财报季及关税政策背景下,结构性机会显现,关注大盘股补涨及科技板块后续政策。同时,期权市场多数品种成交量PCR下降,市场情绪偏积极。

3月25日,央行开展4500亿元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正式实施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机制,终结了MLF利率作为政策利率的历史使命。此举净投放630亿元,释放货币政策边际宽松的明确信号,有利于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可持续性。机构对此各有看法,关注其对A股市场的提振作用。

大盘股补涨机会显现

随着年报及一季报披露期临近,市场交易主线回归业绩驱动,加之特朗普对等关税政策影响,期指进入调整阶段。经济延续复苏态势,工业旺季上游生产回暖,基建项目资金加快到位,有望为后续投资提供支撑。消费方面,随着促消费政策逐步落地,后续消费有望延续边际改善态势。

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宣布MLF采用新机制,并开展4500亿元操作,不再有统一的中标利率,凸显货币政策框架转型。央行流动性投放工具多样,能根据市场情况进行精准投放。短期内,总量货币政策宽松空间有限,大概率采用结构性工具引导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综合来看,财报季及关税政策背景下,A股核心资产短期存在补涨动能,可关注低位做多机会。科技板块交易拥挤度较高,但新质生产力为年内交易主线之一,后续政策将陆续出台,IC、IM仍有上涨动能。

A股市场结构性“慢牛”可期

近期A股市场震荡运行,投资者策略转向均衡配置。科技板块经历技术性休整,但中长期逻辑未变,市场调整是对前期过快上涨的估值修正。恒生科技指数短期调整不改长期价值,回调带来布局机会。

政策方面,国内政策落地节奏加快,进一步巩固经济复苏信心。消费政策通过增收减负、高质量产品创新、优化消费体验激发潜力。清明、五一假期临近,居民出行需求爆发式增长,带动餐饮、航空等板块走强。

货币政策亦释放积极信号,央行MLF操作采用多重价位中标,有利于缓解银行净息差压力,增强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市场正处于“估值切换+政策发力”关键窗口,预计后市将走出结构性“慢牛”行情,重点关注科技板块业绩兑现、消费复苏细分领域龙头及受益流动性宽松的金融地产蓝筹。

期权市场多数品种成交量PCR下降

3月以来,A股市场表现分化,上证50指数为代表的大盘蓝筹股构筑价值防御性支撑。央行MLF操作规则修改,中标利率市场化定价,有利于降低银行端成本,提升流动性释放空间。

期权市场上,A股结构性行情主导下期权交投表现分化。多数期权品种成交量PCR下降,市场情绪偏积极。期权隐含波动率表现出“大盘稳、成长落”特征,资金转向保守策略。

鉴于A股市场结构性行情,期权交易上,短线大盘股相关期权可采用备兑策略,中小盘股相关期权可采用日历价差策略。中线股市预计震荡上行,可择机在期权市场做多。

分析人士:4月“保胜率”为首要目标

近期A股市场震荡调整,科技板块高位回调特征明显。市场调整受外围市场波动传导及年报及一季报业绩担忧驱动。不过,市场分化中仍现结构性亮点,银行、石油等板块韧性较强。

央行MLF操作改为多重价位中标方式,释放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信号。展望4月投资策略,建议投资者将“保胜率”设为首要目标,关注交易拥挤度相对较低的大盘价值股补涨行情。绩优公司在业绩披露期更易获得超额收益。

此外,随着气温回升及假期临近,与春季出游相关板块引发关注,旅游市场复苏将带动酒店餐饮、交通运输等行业需求增长。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