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C+六国6月再增产,国际油价承压下行
AI导读:
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八大产油国决定6月增产41.1万桶/日,连续第二个月加快增产步伐,超出市场预期。此举加剧了供应过剩担忧,导致国际油价暴跌。OPEC+产量政策大逆转,沙特表态可承受长期低价,潜在的价格战一触即发。
石油输出国组织5月3日发布声明,指出包括沙特阿拉伯、俄罗斯在内的八个OPEC+产油国将于6月增产41.1万桶/日。这标志着八国在5月意外大幅增产之后,连续第二个月加快增产步伐,增产幅度和速度均超出市场预期。
沙特、俄罗斯、伊拉克、阿联酋、科威特、哈萨克斯坦、阿尔及利亚和阿曼八大产油国举行线上会议,决定集体增产。八国重申在当前健康的石油市场基础上致力于市场稳定,并上调产量。但会议也强调,逐步增产计划可能根据市场形势暂停或逆转。八国代表将于6月1日再次会议,决定7月的产量水平。
此次增产决定突然提前,加剧了外界对供应过剩的担忧。4月初,八国联盟已决定将5月日均产量提高41.1万桶,增幅为原计划的三倍,令市场震惊。OPEC+增产与美国特朗普关税政策双重打击下,国际油价暴跌至60美元/桶以下的四年低点。
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4月和11月,这八个产油国曾宣布额外自愿减产以支撑油价。沙特作为全球最大产油国之一,近年来多次以牺牲本国产量为代价稳定市场。然而,OPEC+此次政策转向意味着多年供应紧缩局面的结束。
分析师认为,OPEC+增产节奏加快可能进一步压低油价,特别是在全球需求增长放缓的背景下,为下周油价走势带来不确定性。本周国际原油市场剧烈震荡,布伦特油价和WTI油价均创下3月底以来的最大单周跌幅。
花旗分析师此前预测,若OPEC+决定进一步增产,布伦特油价可能跌至50美元/桶甚至更低。OPEC+产量政策大逆转的背后,既有面对持续脆弱的基本面和成员国超产行为的考量,也有沙特对伊拉克、哈萨克斯坦等未能履行产量配额成员国的惩罚意图。
Rystad Energy分析师表示,OPEC+此举向原油市场投下重磅炸弹,沙特此举既是为了惩罚不守规矩的成员,也是为了迎合特朗普希望看到更低油价的愿望。外媒报道指出,沙特官员正通知盟友和行业专家,表示不愿再通过进一步减产支撑原油市场,并有能力应对长期低油价局面。
沙特表态可承受长期低价,一场潜在的价格战一触即发。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