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远海控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讨论市场展望、关税影响等话题。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美线货量恢复。海运市场面临美国关税政策等挑战,中远海控积极应对,完善航线运营,抢占市场。



5月28日,中远海控(SH601919,股价16.27元,市值2544亿元)召开2024年年度股东大会,107位股东代表现场参会、踊跃提问,交流涉及市场展望、关税影响、联盟竞争、长约签订、市值管理等内容。在股东大会上,中远海控管理层就美线货量变化、关税政策影响及航运市场趋势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提问美线货量变化,中远海控副总经理钱明表示,中美贸易谈判取得阶段性成果后,贸易商抢抓90天时间窗口集中出货,货量已恢复至“对等关税”实施前水平,并高于平常货量10%至20%。预计6月货量充足,但后续货量生产周期约为1至2周。

图片来源:每经记者张韵摄

美线签约价格同比提升

钱明指出,尽管市场整体供需平衡,但美国关税政策成为需求方面的最大不确定因素。从4月开始,新的贸易环境对集装箱运输量与货物流向造成较大影响,最终集装箱运价也将受到扰动。未来货物流向将长期呈现区域化、碎片化趋势。

为分散风险,全球供应链正由“全球化”向“全球化与区域化相融合”发展。中远海控副总经理程菁表示,产业转移将促使班轮公司加大船舶运力投入,并做好运力储备,以应对市场不确定性,保证稳定的周班服务。

在长约签订方面,钱明透露,今年签约工作顺利完成,欧线与美线为长约签订主力航线,达到年初目标。长约签约未受“对等关税”太大影响,因公司及时与客户沟通,双方达成共识。

钱明还提到,美线签约已于4月底全部完成,签约量及签约价格较去年同期有所提升。

钱明描述,海运市场4月以来经历三个阶段变化:美国宣布“对等关税”致进口成本增加,市场观望态度造成货量大幅下降;一周后,美国对部分贸易伙伴暂缓征收“对等关税”,东南亚出口量快速增长,但增量受限;5月12日,中美发布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中国出口量大幅增长,叠加船公司调整运力规划,造成行业舱位趋紧。

对于90天关税暂缓期后的海运费与货运量变化,钱明认为,该事件对航运业扰动危机参半。目前北美航线货运量脉冲式增长,班轮公司调整运力,导致全球海运价格上扬。90天后市场变化取决于美国与他国谈判结果,目前仍具不确定性。

关于美线货量增长是否导致港口拥堵,钱明表示,本轮抢运潮与新冠疫情时期港口拥堵程度不同。目前各家船公司增加美国西海岸运营计划,若船舶同时抵达美国港口,会造成一定拥堵,但中远海控在北美有投资码头,拥堵影响相对可控。

完善航线运营应对挑战

针对美国“301调查”报告,公司董秘肖俊光表示,集团坚决反对美方错误指控及措施,这将不利于全球航运业公平竞争和正常商业经营秩序,将对全球航运业平稳健康发展造成冲击。

中远海控将保持高度重视,确保全球范围依法合规开展业务,依托多元化航线网络,加强运营管理,灵活调整航线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加强联盟内外合作,积极应对市场挑战。

截至今年5月,“双子星联盟”已全面完成新海运网络过渡,联盟模式进一步分化。程菁表示,海洋联盟自2017年以来长期合作,为客户提供广泛稳定服务,将持续完善航线运营。

5月2日起,美国取消对中国小额包裹免税政策。钱明表示,该措施对海运拼箱业务提出更多需求,公司已在华南推出跨境电商特色快航SEA3并恢复航线,同时在北美采购跨境电商仓库。

展望未来,集装箱航运业面临复杂多变市场环境。中远海控已组织营销团队滚动排摸客户需求、生产及货流变化,制定运力调整预案,确保快速灵活进出航线,满足客户舱位需求。

钱明建议企业客户提前与船公司沟通协商,以便快速应对市场形势。

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5月28日,美国联邦法院阻止特朗普关税政策生效,并裁定特朗普越权。特朗普政府随后提交上诉通知。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