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洛杉矶港作为美国重要物流节点,因中美经贸政策不确定性导致货运量骤降。随着《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航运市场迎来转机,货物进口量预计大幅增长,海运订单量激增,航运价格也随之飙升,但长期不确定性仍存。

由于美国政府在贸易政策上的不确定性,昔日繁忙的洛杉矶港近期显得异常萧条。作为美国第一大集装箱港口,洛杉矶港是连接亚洲与美国市场的重要枢纽,与长滩港共同承载全美总装卸量的40%,其中高达45%的业务与中国直接相关。洛杉矶港务局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预计,到本月底,靠港船只数量将减少20%,货运量将下降约25%。

然而,随着《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发布,洛杉矶港的冷清局面有望迅速逆转。据船运追踪系统Port Optimizer显示,洛杉矶当地港口本周和下周的货物进口量环比预计将分别增长16.1%和21.98%。全球航运市场也因此进入“骤热”模式,本周中国至美国的海运订单量较上周增长了275%。

随着需求的爆炸式增长,航运价格也随之飙升。八家船运公司已宣布针对亚洲到美国的航线实施GRI(一般费率上调)计划,增幅最高达3000美元/FEU。然而,这场从“冰点”到“沸点”的极速切换并未完全消除美国供应链和企业的焦虑。

在洛杉矶港西岸码头,往日繁忙的景象已不复存在,数十个集装箱泊位空空如也,吊机静静地悬挂在岸边。据CNN报道,长滩港上周的货运量锐减35%至40%,甚至出现了在长达12小时的时间内没有一艘从中国出发的船只驶向圣佩德罗湾港区的情况。西雅图港也出现了“空码头”现象,港口整体货运量预计将比正常时期下降8%至15%。

洛杉矶港发给记者的报告指出,每天有约100万人依赖港口工作维生。在南加州,每九个就业岗位中就有一个与港口相关。但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计划导致货运需求骤降,许多进口商暂停采购计划,码头工人查理·卡马乔表示,目前找到工作的几率大概只有25%。

但《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发布为市场带来了转机。双方大幅降低双边关税水平,Flexport表示,现在预测联合声明发布后中国货物运输量激增的具体规模还为时过早,但订单量预计将出现“激增”。物流公司ITS Logistics全球供应链副总裁Paul Brashier也表示,这将拉开旺季的序幕,并持续到第三季度。

据CNN报道,西雅图港委员会副总裁瑞安·卡尔金斯表示,预计仲夏时节将迎来流量的激增,届时将大幅增加员工以确保满负荷运转。从船运追踪系统Port Optimizer的预测来看,洛杉矶当地港口本周(5月11日至17日)和下周(5月18日至24日)的货物进口量预计将分别环比增长16.1%和21.98%。

航运方面,压抑数周的物流需求正在快速释放,5月12日之后,美线航运出现“抢运潮”。Flexport的CEO瑞安·彼得森表示,本周中国至美国的海运订单量较上周增长了275%。德国集装箱航运巨头赫伯罗特首席执行官也表示,过去几天预订量增长了50%以上。

市场预订量的井喷迅速传导至运价层面,八家船运公司已宣布针对亚洲到美国的航线实施GRI计划,预计6月1日生效。航运数据咨询机构Linerlytica指出,这一波反弹将导致“运输旺季提前到来”,原本备货高峰是7月至9月,如今可能提前两个月启动。

尽管航运成本急速上涨,美国零售行业还是率先启动了“抢跑”模式。美国全国零售联合会主席马修·谢伊表示,中美的谈判进展为零售商和企业“赢得了一线喘息之机”。多家美国客户在《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当天即恢复或追加了从中国出发的集装箱订单。

但企业和分析师普遍认为,中美经贸会谈达成的90天窗口期为市场带来的喘息机会并未消除长期的不确定性。洛杉矶港执行董事吉恩·塞罗卡表示,90天大约就是美国买家向亚洲工厂下订单、完成生产、准备发货所需的一个周期。零售巨头沃尔玛首席执行官也表示,考虑到关税的规模,即使按照本周宣布的下调幅度,零售业也无法承受所有压力。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使用前请核实。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