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甸地震引发全球锡价大幅波动
AI导读:
缅甸发生地震后,全球锡市场经历大幅波动,伦敦金属交易所锡价立即上涨。交易员预计供应中断,锡价创下新高。缅甸作为全球第三大锡生产国,其供应中断对全球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据澳大利亚投资提示公司网站4月1日报道,缅甸发生地震后,全球锡市场经历大幅波动。伦敦金属交易所基准锡价立即上涨2.5%,至每吨36140美元。交易员们预计,作为世界主要锡产区之一,缅甸可能出现供应中断,锡价随后攀升至36635美元,创下2023年3月14日以来新高。
市场分析师指出,若锡价突破37100美元的关键节点,将达到2022年年中以来的最高水平,这反映出整个行业对供应的担忧加剧。伦敦金属交易所现货和3个月期锡合约之间的价差大幅升至每吨185美元溢价,与3月初的每吨193美元折价形成鲜明对比,显示出市场的高度敏感性。这种现货溢价结构通常表明现货市场供应紧张。
国际锡业协会高级市场分析师汤姆·兰斯顿表示:“价格走势似乎主要受投机性仓位推动,而非已证实的损害报告。虽然价格反应明显,但我们仍需更多有关主要矿区基础设施实际影响的信息。”
缅甸是全球第三大锡生产国,仅次于中国和印度尼西亚,更是中国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其战略地位放大了生产中断对市场的影响。佤邦地区的锡产量约占缅甸锡总产量的70%,是全球供应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地区矿山出产的锡精矿品位极高,对寻求效率的加工商极具价值。
然而,在地震发生前,缅甸锡业已面临重大挑战。自2023年8月以来,佤邦当局暂停了所有采矿作业,旨在确保可持续长期生产。原计划于今年4月1日召开投资者会议讨论恢复采矿,但地震给这一计划带来了不确定性,可能延长供应中断时间。
即使没有地震,佤邦恢复锡矿开采也可能需数月。这一过程包括设备检查、劳动力调动和监管审批。一位地区大宗商品专家解释说,重启过程复杂,需要系统安全评估、设备测试和重建物流网络。
锡价上涨反映出多种供应限制让全球市场日益承压。缅甸供应受限的同时,刚果(金)的世界第三大锡矿也暂停运营,给已经上涨的价格增加了地缘政治风险溢价。缅甸和刚果(金)的供应中断将导致全球锡产能减少近15%。
电子行业尤其易受供应冲击影响,焊料应用消耗全球约50%的锡。关键部件制造商难以找到替代品,对锡的需求刚性。
(文章来源:参考消息)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