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全球锡市场受到资源端约束,刚果(金)Bisie矿山停产和缅甸地震对生产运输造成影响,锡矿供应加剧。同时,全球精炼锡产量受限,但AI技术发展带动锡需求增长。受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影响,消费增速可能放缓。预计锡价将在供给侧修复前延续高位震荡。

  2025年,全球市场持续受到资源端约束,一季度刚果(金)Bisie矿山停止营运,对市场产生了显著影响。同时,缅甸发生的7.9级地震,可能对生产运输造成深远影响,具体程度和延续时间将取决于电力恢复进度,这进一步限制了矿端供给,激发了市场的做多热情。

资源稀缺与地缘因素双重夹击

  近年来,全球锡矿资源储量逐年递减,伴随供应扰动频发,锡矿供应形势愈发严峻。刚果金东部武装冲突持续,导致矿山常遭袭击。作为全球最大矿之一的Bisie矿区,去年锡精矿产量达17300吨,约占全球供应的6%。该矿山停产后,全球锡产量将大幅下降。若Bisie矿山长期无法复产,其影响程度将不亚于2023年缅甸禁矿事件。此外,缅甸中部发生的7.7级强震,已波及云南瑞丽,可能对矿区地质结构、巷道等造成破坏,预计复产时间将推迟1-2个月,进一步加剧锡矿紧张局势。佤邦工业矿产管理局虽宣布4月1日将举行曼相矿区复工复产座谈会,但缅甸方面的推迟使得复产预期再次延后。

  作为全球最大的锡矿生产国,中国近年来锡矿供应增长缓慢,对外依存度不断攀升。2025年一季度,海外锡矿进口或出现部分下滑。若Bisie锡矿山持续停产,海外锡矿进口量或将大幅下跌。

全球精炼锡产量受限

  2025年1-2月,全球精锡累计产量为2.89万吨,同比增加10.89%。然而,冶炼厂2月开工率为56.5%,受春节放假影响,整体开工率略有下滑。云南作为国内锡冶炼核心区域,其产能利用率受制于原料端不足的压力,缅甸矿进口量持续走低。精矿加工费持续下滑至历史低位,导致冶炼厂生产积极性降低。尽管我国精炼锡出口逐年递增,但印尼精锡出口受限成为2024年精锡供应回落的主要原因。

警惕经济风险

  随着全球Deepseek等AI技术的不断发展,对强大、高效且能源友好的计算资源的需求将持续增长。锡作为“算力金属”之一,是数字经济的底层原材料。预计随着AI的爆发式发展,叠加我国对电子产品等消费的鼓励政策推出,将进一步带动相关产品耗锡需求增长,成为锡需求的新增长点。然而,受全球贸易摩擦升级影响,2025年消费增速可能放缓,预估增速将小幅下调至2.4%。

总结

  缅甸强震和刚果金战事持续影响锡市场。缅甸锡矿重要地位凸显,锡价拉升。但佤邦尚未全面复产,需一定周期筹备。短期内,更可能影响道路运输。同时,刚果金战事持续,进口预计将大幅下滑,国内锡矿供应趋紧格局难改。供给减少点燃市场做多热情,投机资金加速流入。预计锡价将在供给侧修复前延续高位震荡,后续需关注刚果金及缅甸锡矿生产动态。

(文章来源:中金财富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