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28日,工业品市场橡胶期货领跌,天然橡胶期货、20号胶跌超4%,欧线集运跌幅达4%。受外贸环境和季节性淡季影响,橡胶期货价格持续下跌。年内橡胶期货主力2509合约累计跌幅已达22%,机构建议投资者观望或逢高试空。

  5月28日,工业品市场遭遇资金抛售潮,其中三大橡胶期货领跌,天然橡胶期货、20号胶跌幅超过4%,欧线集运同样大幅下跌4%,合成橡胶、沪工业也惨遭重创,跌幅达到3%。天然橡胶期货2509合约,在夜盘开盘后继续走低,一度触及13725元/吨的低位,创下一年来的新低,跌幅达到2.2%。

  受外贸环境不景气和季节性淡季的双重打压,5月28日橡胶类期货品种集体跳水。其中,东南亚橡胶主产国进入季节性割胶期,原料供应增加,导致价格上涨受限。同时,当日大宗商品市场整体疲软,也加剧了橡胶期货价格的下行压力。银河期货化工研究负责人潘盛杰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橡胶期货年内跌幅已达22%

  据统计,自1月2日至5月28日,橡胶期货主力2509合约累计下跌了22%。光大期货分析师邸艺琳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橡胶价格的下跌与全年需求走弱的预期密切相关。特别是从4月份开始,关税政策的扰动加剧,下游轮胎厂的开工率呈现下滑趋势。

  邸艺琳表示,2025年1-5月份,轮胎厂的平均开工负荷与去年相比略有增加。然而,开工节奏上存在差异,前五个月的轮胎开工呈现前高后低的局面。尤其是五月份,由于关税政策扰动频繁,轮胎厂放假天数较往年增加,导致开工率进一步下滑。

  随着橡胶期货价格的持续下跌,国内轮胎企业维持买涨不买跌的心态,采购积极性不高。同时,由于主要原材料泰国混合胶的基差创新高,现在大量采购天然橡胶的性价比降低。

  不过,一德期货能化事业部资深分析师胡欣表示,尽管橡胶期货价格下跌,但下游刚需采购并未出现大幅波动。尤其是乘用车产销小幅稳步增长,支撑了配套胎的需求。此外,随着气温逐渐上升,替换胎市场有望向好。只是整体需求增速较缓,轮胎企业成品库存上升,可能导致后续开工率下调。

  全球橡胶产量有所增加

  根据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最新发布的报告,2025年全球天胶产量预计将同比增加0.5%至1489.2万吨。其中,泰国、印尼、中国等主要产胶国的产量将呈现分化态势。

  胡欣表示,从目前情况来看,后续极端天气出现的概率减小,预计今年全球产区的产能利用率环比增加。泰国已经陆续开割,原料上量逐渐增多。然而,由于雨水扰动频繁,原料产出受到一定影响。但进入旺产季后,适量雨水将刺激橡胶树产出,后续原料上量预期较强。

  值得注意的是,天然橡胶生产国协会发布的4月全球橡胶总产量数据显示,4月全球天然橡胶总产量季节性减产,报收767万吨,同比减产31.7%。这主要是受到东南亚主产国产量减少的影响。

  此外,相较于境外主产区产量的分化,国内天然橡胶产量在1-4月累计同比增幅达26.15%。目前国内各产区均处于季节性增产阶段,但原料集中上量推迟,加工厂抢收原料,开工不高。

  机构建议逢高试空

  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对下游轮胎以及终端汽车国际贸易造成冲击,进而影响橡胶行业的需求端。胡欣表示,在经历多轮贸易博弈后,我国直接出口美国的轮胎及汽车占比均已下滑。美国对东南亚地区征收的关税政策依然严格,这可能导致后续轮胎出口贸易走弱。

  邸艺琳也表示,关税政策的变化影响着全球需求预期,高筑的贸易壁垒阻碍了各国间的贸易往来,全球需求萎缩预期增强。此外,美国对于关税问题的反复也不断测试市场的弹性,进一步降低了市场对于需求恢复的信心。

  在供增需弱的预期下,有业内人士表示,预计后续胶价将呈现偏弱震荡走势,下方支撑暂看13000元/吨。投资者应关注后续各产区原料上量情况,以及宏观事件的扰动。

  针对橡胶期货后期走势,胡欣表示,从基本面看,天然橡胶供应增量预期较强,下游轮胎企业库存高位,终端需求增速较缓。由于整体供需格局宽松,胶价或延续走弱趋势。投资者可以观望或逢高试空。

  潘盛杰也表示,目前天然橡胶的月均价格已与去年同期持平,预计年底之前仍将维持弱势运行。由于天然橡胶相对于合成橡胶依然偏强,投资者可以阶段性地介入多合成橡胶空天然橡胶的策略。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