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4月以来,沪铜主力合约先抑后扬,铜社会库存快速去化,为铜价提供支撑。供应端紧张局势持续,下游开工率稳步回升,远月合约多头占据优势。但美国关税政策对后续消费构成压力,预计5月份沪铜价格或难以突破新高。

4月以来,主力合约呈现先抑后扬的走势,价格在触及71000元/吨的低位后逐步反弹。同时,LME和COMEX铜市场套利活动减弱,国内铜冶炼厂检修增多,导致铜社会库存迅速减少,为铜价提供了有力支撑。那么,铜价后续的反弹空间究竟有多大?

供应端紧张局势持续

2024年12月,我国铜精矿产量为15.18万吨,同比增加6.89%,环比增加9.51%。然而,2025年3月,尽管进口铜精矿及其矿砂达到239.39万实物吨,环比增加9.69%,同比增加2.73%,但整体供应量仍有所下降。特别是4月下旬,秘鲁Antamina矿区因事故全面停工,该矿区2024年铜矿产量为42.69万吨,占全球铜矿总产量的1.86%,对全球铜矿供应造成一定影响。

库存方面,截至4月18日,国内主流港口铜精矿库存为70.69万吨,处于中等水平,但进口矿加工费继续下行,降至-34.71美元/吨,刷新历史低位。此外,从相关机构数据来看,未来几年全球铜精矿新增产能增速将放缓,供应紧张局势或将加剧。

废铜方面,受贸易战影响,后期进口废铜数量或有所下降,废铜供需结构同样偏紧。

在电解铜方面,尽管产量有所提升,但整体供应压力不大。由于当前行业亏损明显,国内冶炼厂开工率处于低位,进口亏损也抑制了进口铜的供应量。从后续产能增量来看,预计2025年国内新增铜精炼产能117万吨,海外新增产能在87万吨左右。

下游开工率稳步回升

随着国内财政政策持续加码,基建投资将成为2025年工业品需求的主要拉动力量之一。受春节假期因素影响,铜材行业开工率在2025年1-2月偏低,但3月份逐渐回升至67%。随着下游消费恢复,铜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继续回升。进入4月份,铜价大幅下跌,刺激下游订单增加,预计铜材行业开工率或继续走高。

远月合约多头占据优势

4月份,国内外铜库存均呈现下降趋势。国内方面,截至4月24日,铜社会库存为18.17万吨,实现连续8周周度去库。国内期货市场呈现近弱远强的结构,远月合约多头占据主动,显示主力资金对后期价格存在乐观预期。

从宏观层面来看,美国经济数据表现稳健,但关税政策的影响逐渐显现。供应端方面,铜原料供应紧张局面加剧,进口精矿加工费继续下调。消费端方面,随着下游消费逐渐恢复,铜下游加工企业开工率明显抬升,但美国关税政策对后续消费构成一定压力。

总体来看,铜基本面支撑尚可,但美国关税政策仍对市场构成困扰,将限制后续铜价的反弹高度。预计5月份沪铜价格或难以突破新高,投资者应警惕冲高回落风险。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