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下铜价波动风险与交易策略
AI导读:
文章分析了新关税政策对铜价的影响,包括现货流转情况、原料持续紧张以及宏观层面的变化。建议在当前价格下保持谨慎偏多的交易思路,并警惕关税政策落地后的风险累积。
在新关税政策落地后,铜价面临多重风险。其一,美国提前补库若结束,非美地区的现货偏紧格局或将改善;其二,铜价持续攀升后,下游实际需求对价格的承接能力受限,库存去化面临较大不确定性。建议当前价格下,保持谨慎偏多的交易思路,并警惕关税政策落地后的风险累积。
关注关税预期下的铜现货流转情况
25%的关税加征预期下,铜库存全球转移已展开。LME铜库存下行,注销仓单量攀升,COMEX铜库存量大增。据摩科瑞预估,约50万吨铜流向美国,远超正常进口量。交易商抓住价差机会获利,提前发货规避关税政策。
库存转移还受COMEX铜与LME铜价差扩大的影响,形成正反馈:关税预期→美铜上涨→非美铜流向美国→非美铜价上涨→维持美铜溢价。此逻辑在关税政策落地前将持续。
原料持续紧张为铜价提供支撑
铜矿加工精炼费(TC)现货报价走低,截至3月21日,已达-22.88美元,凸显铜矿供应紧张。冶炼厂亏损,硫酸价格回落后,冶炼厂利润压力增大,减产风险存在。预计铜矿供应结构性矛盾及供需错配将持续。
废铜供应方面,再生铜占比有望提升,但原料缺口大。税收政策收紧和“反向开票”带来成本抬升压力,再生铜企业面临冲击。进口方面,特朗普关税预期促使电解铜流向美国,COMEX铜价大涨,价差扩大,再生铜原料进口陷入亏损。
当前市场再生铜原料供应极度紧张,无论是国产还是进口货源均短缺。海关数据显示,美国对中国的铜废料及碎料出口量环比下降,占比下滑。
谨防后期宏观层面变化
美国经济存衰退风险,费城联储服务业调查指数、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恶化,加重衰退预期。铜价上涨主要由供应端驱动,宏观因素定价作用弱。但后期若供应端因素充分体现,美国经济持续走弱,市场将交易衰退预期,宏观因子将对铜价产生关键影响。
回顾历史,美联储降息周期下,铜价持续上涨概率低。整体需求难以提振,市场风险偏好受压制。
(作者单位:广州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