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交所一季度ETF成交额上涨,黄金ETF备受瞩目
AI导读:
新交所一季度ETF成交额再度上涨,其中黄金ETF成交额同比增长66%。中新ETF互通也取得新进展,资产规模持续扩大。股票ETF市场呈现分化态势,新加坡、日本和越南股票领涨。
近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新加坡交易所方面了解到,新交所今年一季度ETF成交额再度上涨,其中黄金ETF成交额表现尤为抢眼。
数据显示,今年3月新交所ETF资产管理规模达137亿新元,同比上涨28%。整体来看,今年第一季度ETF日均成交额同比上涨37%,其中黄金ETF成交额同比增长高达66%。具体来看,SPDR黄金ETF连续10个月录得净流入,当季SPDR黄金ETF单位价格也一度飙升至历史新高,年初至今回报率高达16%。新交所分析指出,黄金ETF备受追捧的原因与各国央行稳定购入黄金以及市场对通胀的担忧密切相关。
摩根大通担忧美国加征关税政策可能引发的经济衰退和滞胀风险,因此认为黄金的结构性牛市将持续增强。该行预计,到2025年全球黄金ETF持有量将增加约715吨。
中新ETF互通也取得了新进展。3月28日,利安-招商中证红利指数ETF在新交所成功上市,成为中新ETF产品互通计划下第9只成功上市的ETF。
中新ETF互通的资产规模持续扩大。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末,中新ETF互联互通计划的9只ETF(包括6只北向A股指数ETF和3只南向东南亚、科技和新兴亚洲、亚太低碳指数ETF)的总资产管理规模(AUM)已超过7亿新元。
值得注意的是,股票ETF市场呈现明显分化态势。新加坡、日本和越南股票市场领涨。今年第一季度,新加坡、日本、越南股票ETF的平均回报率分别为6.2%、5.7%、4.5%;而美国、印度和印尼的ETF则跌幅最大,平均回报率分别为-4.0%、-4.2%和-12.6%。
分析师指出,新加坡、日本和越南股票表现强劲,主要受益于新加坡经济复苏、日本宽松政策持续以及越南的制造业转移红利。而美股受高利率压制估值,印尼则受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及货币贬值拖累,导致ETF表现不佳。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