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国内期权市场回顾及2025年展望
AI导读:
本文回顾了2024年国内期权市场的整体表现,包括成交量、成交额和持仓量等数据,并分析了中证1000指数期权、上证50ETF期权等具体品种的市场表现。同时,文章还展望了2025年期权市场的发展趋势,提出了针对春节长假期间市场波动的策略建议。
当前,国内期权市场已涵盖了12个金融期权品种,其中上海证券交易所(上交所)推出了5个品种,深圳证券交易所(深交所)推出了4个品种,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中金所)推出了3个品种。值得注意的是,中金所的期权品种包括上证50、沪深300和中证1000三大指数期权,而上交所和深交所则主要推出了ETF期权。
回顾2024年,金融期权市场的表现尤为亮眼。据统计,全年总成交量达到了16.5亿张,日均成交量约为681.6万张,总成交额更是高达14313.15亿元,日均成交额接近59.15亿元。此外,日均持仓量也稳定在837.8万张左右。与2023年相比,这些关键指标分别实现了17%、61%和8%的显著回升。
上图展示了国内金融期权成交额的变动走势。
从成交额的变动趋势来看,2024年9月底之前,市场整体成交相对低迷,日成交额多数时间徘徊在30亿至60亿元之间。然而,9月底之后,标的市场波动急剧放大,期权成交额也随之大幅回升,日成交额一度突破300亿元大关。尽管后期市场情绪有所放缓,但日成交额仍然长期保持在60亿元以上。
从具体品种来看,代表中小盘的中证500ETF期权、中证1000指数期权和科创50ETF期权的成交额增长最为显著,日均成交额增量均超过100%,其中后两者的增幅甚至超过了200%。相比之下,代表大盘指数的上证50ETF期权的成交额则有所回落,日均成交额相比2023年大幅下降24.63%。
在市场份额方面,2024年中证1000指数期权的成交额市场份额最大,当前占比高达27.36%,尽管相比上半年小幅回落1个百分点,但与2023年年末相比却大幅提升了14个百分点。紧随其后的是南方中证500ETF期权,占比19.38%。华泰柏瑞300ETF期权排名第三,占比11.39%。沪深300指数期权排名第四,占比9.86%。而上证50ETF期权的份额则由第一下降至第五,占比9.76%。在深市ETF期权中,仅有创业板ETF期权的份额相对较大,占比7.94%,其余深市ETF期权和上证50指数期权的市场成交份额整体偏低。这一趋势表明,投资者的交易偏好正在由市场波动较小的大盘指数或ETF期权转向成长性、波动性更高的中小盘指数或ETF期权。
2024年,三大指数期权的波动率呈现出明显的M形走势。其中,历史波动率上行持续时间相对较短,而下行持续时间则相对更长。年内各期权隐波最高均触及2015年以来的新高。特别是IO和MO期权近月平值隐波均值,最高分别上冲至70%和90%的历史极高水平,与2015年牛市上涨过程中的隐波高点相当。与历史波动率不同的是,隐含波动率触及高点的时间明显更提前,且高点数值相对历史波动率更大。这表明在市场恐慌情绪达到高峰时,期权市场往往更高估未来标的市场的真实波动。
在2024年绝大多数时间里,期权隐波与对应标的价格均呈现一定的负相关关系。即标的价格上涨并无法直接带动隐波上涨,相反隐波还会出现一定的回落。这主要是受到市场悲观情绪的影响,市场并不愿意定价指数上行的可持续性。然而,去年9月下旬之后,这种情形出现了一定的逆转。标的指数上涨带动隐波大幅上行,两者相关性呈现正值的频率也大幅提高。这或许表明,对中长期而言市场已经实现了熊牛转换。
期权折溢价,即期权隐波与标的价格历史波动率之差。从隐含波动率与标的历史波动率的对比来看,由于标的市场大幅波动,2024年各指数期权的折溢价相对于2023年变动范围明显更宽,溢价再度出现高达40%以上的情形。然而,从隐波溢价率的波动重心来看,2024年IO期权平值隐波与30日历史波动率之差均值仅为0.2%,明显低于2023年的2.7%。随着更多机构投资者不断入场,期权隐波不断被压制,卖方策略相对买方策略的优势在2024年大幅下降。
上图展示了沪深300指数期权平值隐波均值的历史走势。
从各品种的隐波对比来看,大盘指数类的期权隐波明显低于中小盘类的期权隐波。2024年,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期权的隐波均值分别为17.98%和18.23%,远远低于中证1000指数期权的隐波均值27.97%。
从各指数期权的期限结构来看,中小盘类中证1000指数期权各月份的隐含波动率呈现“近高远低”结构的比例高达80%,明显高于大盘指数类上证50和沪深300指数期权。后两者的“近高远低”比例仅占30%左右。这表明在当前环境下,中小盘类指数更容易引发市场恐慌情绪,而大盘指数类市场情绪则更为平稳。从安全性的角度来看,沪深300和上证50指数类期权更适合作为期权卖方,因为其爆发性相对较弱。
上图展示了沪深300指数期权折溢价的历史走势。
综上所述,2024年金融期权市场成交额出现了明显上涨,增量主要集中在与标的挂钩的中小盘指数期权上。其中,南方中证500ETF期权和中证1000指数期权的成交额在绝对数和百分比上增长最为明显,日均成交额分别大幅增长192.75%和238.57%,后者市场份额更是上升至金融期权第一位。而代表大盘指数的上证50ETF期权的日均成交额则相比2023年大幅下降24.63%,份额也由第一下降至第五。在波动率方面,期权隐波在触及2015年以来的极高水平后逐步回落,目前已回归至历史中等略低水平。
展望2025年,预计随着特朗普上任,市场波动率中枢将比2024年有所抬高,即波动率低点再度回归2024年低点附近的难度较大。站在当前时点来看,春节长假即将来临,为避免假期间外盘的不确定性风险,股指期货多单持有者可考虑择机买入少量虚值看跌期权或构建领口策略,为多头头寸提供一定的保护。此外,期权波动率交易者也可关注春节假期结束后的做空波动率机会。
(作者单位:国联期货;文章来源:期货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