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数据出炉,成交量同比下降4.51%,成交额微降1.55%。上期所、郑商所、大商所等交易所成交情况各异。黄金期货、白银期货等表现抢眼,持仓量整体增长。6月市场成交规模有望回升。

6月11日,我国5月期货市场成交数据出炉。中期协数据显示,5月全国期货市场单边成交量达6.79亿手,成交额54.73万亿元,同比分别下滑4.51%和1.55%。1—5月累计成交量33.37亿手,累计成交额286.9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5.61%和21.33%。

上期所5月成交量为1.97亿手,成交额21.13万亿元,同比分别微降1.59%和增长2.18%;上期能源成交量0.14亿手,成交额2.26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2.86%和下降8.95%;郑商所成交量2.22亿手,成交额6.18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14.07%和37.05%;大商所成交量1.91亿手,成交额6.78万亿元,同比分别下降7.53%和24.91%;中金所成交量0.20亿手,成交额16.82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4.62%和33.97%;广期所成交量0.35亿手,成交额1.56万亿元,同比大幅增长88.28%和51.59%。

按成交额排名,上期所前三品种为黄金期货、白银期货、氧化期货;郑商所为烧碱期货、菜籽油期货、PTA期货;大商所为棕榈油期货、豆粕期货、铁矿石期货;广期所为多晶期货、工业硅期货、碳酸锂期货;中金所为中证1000股指期货、30年期国债期货、沪深300股指期货。

按成交量排名,上期所前三品种为螺纹钢期货、氧化铝期货、白银期货;郑商所为玻璃期货、PTA期货、纯碱期货;大商所为豆粕期货、聚氯乙烯期货、苯乙烯期货;广期所为工业硅期货、碳酸锂期货、多晶硅期货。

广州金控期货研究中心副总经理程小勇表示,5月全国期货市场成交热度降温,成交量和成交额下滑,因大宗商品波动率收敛,需求偏弱。不过,多空矛盾正逐步缓和。5月为传统消费淡季,实体企业低库存策略导致套保力度下降,贸易活动量减少,期现交易也随之减少。

程小勇指出,5月我国股市横盘整理,期货和期权仓位下降,股指期货成交量回落,但同比仍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成交规模下降,但5月末全国期货市场总持仓量增长16.62%。除中金所外,其余交易所持仓量均有增长。

格林大华期货首席专家王骏分析称,主要大宗商品价格处于较低水平,带动实体企业参与期货套期保值和期现结合业务增加,持仓量相应上升。中美贸易关系缓和、宏观政策效应释放降低了市场不确定性,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期货市场,提升了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的参与度和持仓量。

6月以来,大宗商品反弹,有色板块的、贵金属板块的白银及黑色板块上涨。国内股市上扬,预计指数增强策略和套利策略将带动股指期货成交量回升。中美贸易谈判反复可能促使集运指数(欧线)、黄金等期货品种波动率回升。新品种和绿色期货成交活跃,将推动市场成交量增长。6月期货市场成交规模有望回升,持仓水平也有望稳中有升。

(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