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北京金融法院在“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批司法保护资本市场投资者权益的典型案例,涵盖证券、期货、基金等领域,旨在弘扬理性投资理念,加强投资者保护意识,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投资者保护体系。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 在北京金融法院15日举行的“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新闻发布会上,一批司法保护资本市场投资者权益的典型案例正式发布。这些案例旨在弘扬理性投资理念,加强投资者保护意识,共同构建更加完善的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体系。

  上证报窦世平摄

  本次发布的案例共10件,涵盖了证券、期货基金等多个投资领域,涉及资管产品管理人未尽职调查、上市公司实控人操纵市场导致投资者损失、期货公司违规平仓等投资者保护问题。

  北京金融法院审二庭庭长丁宇翔指出,这批案例具有多方面典型意义:一是确立了资管产品管理人责任认定的司法标准,有效保障投资者权益;二是强化了信息披露义务,提升了中小投资者保护水平;三是实施全方位追责,增强投资者信心;四是明确了金融机构的告知义务,依法维护投资者权益;五是创新审判方式,降低维权成本;六是明确了期货市场参与者责任,提高期货投资者风险意识。

  丁宇翔表示,通过这些案例的发布,希望进一步发挥金融司法裁判的引领作用,促使上市公司更加重视投资者利益,推动服务机构提升服务水平,形成全社会共同保护投资者的强大力量。

  北京金融法院副院长薛峰透露,未来,北京金融法院将继续深化中小投资者保护理念,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拓宽投资者维权渠道,提高投资者获赔可能性。(窦世平)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