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央行购金动作推动黄金ETF成交额创历史新高,沪金、沪铜期货走势分化。业内人士指出,铜价大幅下跌可能性不大,而黄金因抗通胀、货币属性和避险需求而持续受益。黄金主题ETF本月以来持续吸引资金流入,整体吸金态势不减。

  财联社4月7日讯 “乱世买黄金”的定律再次得到验证,随着央行购金动作的持续,黄金ETF的成交额也创下历史新高。

  截至今日收盘,国内市场规模最大的黄金主题ETF——华安黄金ETF成交额达到88.19亿元,创历史峰值,而次新高则出现在2017年。与上周五相比,本周一华安黄金ETF的成交额增长超过三成。

  有色金属主题ETF成交额整体也呈现放量趋势,期货市场上,沪金、期货虽然表现不佳,但持仓变化引人注目。业内人士指出,铜价大幅下跌的可能性不大,而黄金则因抗通胀、货币属性和避险需求而持续受益。

  有色主题ETF成交额显著增长

  4月7日收盘时,非货ETF普遍下跌,有色主题ETF也未能幸免,其中南方中证申万有色金属ETF和华安中证沪深港黄金产业股票ETF跌幅超过9%。

  尽管市场走势疲软,但成交额却大幅增加。Wind数据显示,20只黄金主题ETF中有12只成交额增长,其中华安黄金ETF成交额增长显著,易方达黄金ETF和华夏黄金ETF成交额也大幅增加。

  此外,2只有色主题ETF的成交额也显著增长,显示出市场对有色金属的关注度提高。

  整体来看,黄金主题ETF本月以来持续吸引资金流入。数据显示,截至4月3日,华安黄金ETF的规模已创新高,达到437.89亿元,而挂钩SGE黄金9999的黄金主题ETF总规模也增至1014.53亿元。

  沪金、沪铜期货走势分化

  金、铜作为大宗商品市场的重要品种,其金融属性较强。然而,在“对等关税”政策的影响下,这两个品种的走势出现分化。

  截至收盘,沪铜期货全线跌停,而沪金期货虽然多数跌幅超过3%,但收盘时跌幅较盘中有所收窄。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外围资本市场全线下挫对铜价的拖累表现更加明显,而黄金则因贸易忧虑的利空不确定性大部分消散而短期波动。

  展望后市,有色金属板块的止跌备受关注。对于铜而言,美国对铜的关税政策尚未落定,市场对此持悲观态度。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当前铜期货反映的情绪重于实际,铜价不具备持续大跌的条件。

  至于黄金,业内人士指出,随着金价中枢持续上移、海外通胀降温以及金矿公司持续扩产等因素推动,黄金股业绩有望持续高增长。在当前风险偏好下行的市场环境下,黄金股有望吸引更多配置型资金。

  华安黄金也提到,黄金在全球性危机中具备配置优势。股市下跌引发的避险情绪高涨、全球央行购金逻辑的长期持续以及美联储降息预期等因素均利好黄金。

  此外,国家外汇局数据显示,3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环比增长,为连续第5个月增持。这也为黄金市场提供了支撑。

  综合来看,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持续增强,而有色金属市场则面临更多不确定性。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