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价持续走高,一季度现货黄金狂飙18%
AI导读:
2025年一季度,国际金价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延续强势,屡次刷新历史纪录。伦敦现货黄金和COMEX黄金期货价格双双再创历史新高。伴随国际金价的飙升,国内黄金饰品市场也掀起了价格风暴。
4月1日,国际金价持续走高。截至发稿,伦敦现货黄金报3135.28美元/盎司,盘中一度飙升至3147.97美元/盎司;COMEX黄金期货价格报3163.8美元/盎司,盘中最高触及3176.8美元/盎司,双双再次刷新历史新高。
3月31日,伦敦现货黄金市场迎来历史性时刻,价格强势突破3100美元/盎司大关,最高攀升至3127.92美元/盎司。截至收盘,报3123.71美元/盎司;3月份累计涨幅9.33%,一季度累计涨幅18.48%,创下1986年9月以来最大季度涨幅。按公斤计(1金衡盎司=31.1035克),国际金价首次突破10万美元/公斤关键门槛。
伴随国际金价的飙升,国内黄金饰品市场也掀起了价格风暴。4月1日,国内多家品牌金店足金金饰价格站上950元/克,周大福、周六福、六福珠宝、周大生等足金金饰价格为953元/克,较前一日大涨17元/克。
今年以来,周大福、周六福、周大生、六福珠宝等头部品牌足金金饰价格每克大幅上扬超150元,13家主流品牌金店足金金饰较年初每克平均涨价148.25元。以50克金镯为例,消费者购买成本较年初增加超7400元。
中国金融智库特邀研究员余丰慧表示,本轮金价持续牛市的核心因素包括全球经济不稳定、地缘政治紧张局势以及通胀预期。美国的关税政策和潜在的贸易战威胁加剧了市场的避险情绪,促使投资者转向黄金这种安全资产。如果未来不确定性持续存在,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
现货黄金一季度狂飙18%
2025年一季度,国际金价在多重利好因素推动下延续强势,屡次刷新历史纪录。Wind数据显示,年初现货黄金在2600-2650美元/盎司区间震荡。随着美联储降息预期升温、地缘冲突加剧以及央行购金需求激增,现货黄金自2月起加速上行。3月14日,现货黄金首次突破每盎司3000美元整数大关。至3月末,现货黄金已站上3100美元关口,一季度累计涨幅超18%,创下有记录以来最强季度表现。
与此同时,COMEX黄金期货续创新高。截至3月31日收盘,COMEX黄金期货6月合约报3156.4美元,3月份累计涨幅9.05%,一季度累计涨幅17.21%,成为全球大类资产中表现最亮眼的品种之一。尽管一季度涨幅已经超18%,但当前市场普遍预计黄金回调的概率仍然偏低。
紫金天风期货贵金属研究员刘诗瑶表示,2025年的宏观环境对黄金而言依然充满利好,两大核心逻辑支撑金价牛市:一是美国财政政策与债务问题,促使各国央行对美元体系信任下降,纷纷将美元储备转为黄金储备,为金价上涨奠定根基;二是通胀与利率环境,随着降息预期升温,黄金ETF资金回流显著,将进一步巩固2025年黄金牛市格局。
中信证券指出,近期黄金价格再创新高,主要是海外市场衰退交易与关税恐慌交易所致。综合通胀、增长、关税、地缘等多个因素来看,当前黄金行情难言结束。二季度至年中,海外市场或持续出现类滞胀交易的主线,并利好黄金表现。
从资金面看,中信证券认为,黄金多头对黄金当前走向的影响程度已经来到历史最高水平,不过交投规模以及热度并未达到历史“最拥挤”区间,资金仍有进一步加仓的空间。预计年内黄金行情可能仍未结束。
盘古智库高级研究员江瀚表示,关于金价的“天花板”,很难给出一个确切的数值。从历史数据来看,金价受到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如果未来出现极端情况,金价有可能继续大幅攀升。但从目前的经济环境和市场情况来看,可能会面临较大的阻力。
饰品金价突破950元/克
国际金价的疯狂传导至终端消费市场,国内黄金饰品迎来“价格风暴”。4月1日,国内多家品牌金店足金金饰价格也较前一日有大幅上涨。截至目前,周大福、周六福、六福珠宝、周大生等足金金饰价格为953元/克,均较前一日上涨17元/克。
与年初相比,今年以来,国内多家品牌金店足金金饰价格暴涨超150元/克。其中,周大福、周六福、六福珠宝等每克涨价154元,13家品牌金店平均每克涨价148.25元。
部分品牌“一口价”金饰产品价格也有所上涨。周大福表示,珠宝新一轮“一口价”金饰产品即将于4月1日涨价。老铺黄金也上调了全线产品价格。
对于多家品牌金店足金金饰价格大幅上涨,江瀚表示,较高的黄金价格会让一些消费者望而却步,减少购买量。长期来看,这种价格上涨可能会推动行业洗牌。
展望2025年国内黄金市场消费趋势,江瀚认为,一方面,黄金投资需求有望继续增长;另一方面,黄金饰品消费将更加注重品质和个性化。同时,线上销售渠道将进一步拓展。
对于近期想要入手黄金的投资者,余丰慧建议,首先评估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目标,可以考虑通过定期投资的方式分批买入,也可以关注与黄金相关的金融产品,如ETF或金矿股票。同时,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和经济数据变化。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