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价持续飙升,消费者通过刷信用卡购买黄金并套现的方式兴起。但黄金市场波动大,一旦价格下跌,消费者不仅面临资金损失,还需偿还信用卡欠款及利息。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已明令禁止信用卡资金用于黄金投资领域,提醒投资者保持理性。

随着金价持续飙升,一种通过刷信用卡购买黄金并套现的方式悄然兴起。在社交平台上,不少消费者分享着自身“刷卡买金”的经验,“黄金跌就刷信用卡买,黄金涨就卖掉,空手套白狼”。更有消费者看中黄金长期上涨的潜力,选择刷信用卡囤金,暂不出售。有消费者甚至透露,自己曾刷30万元信用卡额度购买黄金。

然而,在价格波动的黄金市场中,轻松获利并非易事。一旦黄金价格波动导致亏损,消费者不仅面临资金损失,还需偿还信用卡欠款及利息,违约风险也随之增加。为防范信用卡“炒金”行为,近期,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发布公告,明令禁止信用卡资金用于黄金投资领域。

信用卡炒金热

国际金价屡创新高,开年以来涨势迅猛,最高突破3055美元/盎司,伦敦现货黄金累计涨幅已超15%。国内黄金市场同步飙升,上海黄金交易所现货黄金价格一度突破710元/克。

金价飙升,带动了黄金消费投资热潮。不少消费者为“追涨”黄金,不惜透支信用卡投资。北京商报记者调查发现,社交平台上,众多消费者分享着刷信用卡买黄金的经验。

有消费者选择在金价下跌时,通过刷信用卡在线上或线下金店买入黄金,待金价上涨再将黄金抛售,赚取差价以归还信用卡欠款。

消费者岳倩(化名)表示,她主要通过刷信用卡在线上购买品牌金店黄金,为买黄金曾办理多张信用卡。每当品牌金店有促销活动或信用卡分期有免息优惠时,她会购入更多黄金产品,待金价上涨或信用卡还款困难时,再将部分黄金卖给回收商,偿还信用卡账单,赚取额外利润。

消费者王华(化名)则选择囤金,他曾在2024年底使用信用卡在品牌金店购入了30万元黄金。而消费者杨曦(化名)囤金时间更长,自2017年便开始购金,近两年更是加大力度,已囤了1000多克黄金。

警惕信用卡炒金风险

刷信用卡购入黄金,待其价格上涨后再卖出,看似有利可图,实则风险重重。中国(香港)金融衍生品投资研究院院长王红英指出,使用信用卡大量购买黄金,实际上是在借入资金进行投资,属于加杠杆操作。投资者在承担黄金市场价格波动风险的同时,还需承担借贷成本。一旦黄金价格下跌,投资者将面临资金损失,还需偿还信用卡欠款及利息,违约风险大增。

杨曦坦言,在刷信用卡买黄金期间,她曾遇到信用卡还款困难,后期还款压力挺大,卖了一部分黄金加上存款才还清。因此,她现已基本不再刷信用卡买黄金。

当前,购物平台上部分品牌金店支持信用卡购买黄金饰品,且部分享有12期免息优惠。但王红英提醒,若消费者使用信用卡购买黄金饰品用于结婚等日常消费需求,通常被视为正常消费活动。然而,当消费者频繁使用信用卡购买金条等产品进行买卖操作时,银行会视为投资行为,并实施严格监控和限制。

银行发文警示

为防范信用卡“炒金”行为,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已发布公告,明确信用卡仅限于持卡人本人日常消费使用,不得用于投资理财领域,包括黄金等投资性贵金属、股票基金等。

事实上,信用卡资金流入黄金等投资领域早已被明令禁止。2022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促进信用卡业务规范健康发展的通知》明确指出,信用卡资金不得用于偿还贷款、投资等领域,严禁流入政策限制或禁止性领域。

博通咨询金融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表示,虽然金融监管部门规定及银行公告中已明确信用卡资金原则上仅限用于日常消费,但信用卡资金流入房地产、股票市场的情况仍屡禁不止。近期,由于金价走高,部分消费者盯上了炒金市场,使用信用卡资金购买金条等产品后套现。银行能够通过分析消费者购买贵金属类产品的交易信息,识别频繁进行此类交易的行为。

兴业银行、江苏银行在公告中明确,后续会根据监管规定和风险管理需要,适时调整相关限制类领域范畴及交易限额。如持卡人信用卡交易出现监管限制行为或银行认定的风险特征时,可能会导致交易失败。银行有权采取包括但不限于提醒、降额、限制交易、限制分期、要求提前还款等风险管控措施。

当前,国际金价仍维持高位,但已有所回落。面对黄金价格波动趋势,投资者应保持理性,避免盲目追涨杀跌。使用信用卡或其他形式的借贷资金购买黄金是一种高风险行为,尤其是当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时,过度加杠杆在市场转向时可能会面临无法偿还债务的风险。

(文章来源:北京商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