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服务国家战略,助力高质量发展
AI导读: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强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期货市场作为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压舱石”,正深度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赋能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和绿色转型。通过风险管理、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和全链服务,期货市场彰显金融担当,助力高质量发展。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金融”一词出现了22次,凸显了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性。报告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锚定航向。期货市场作为实体经济风险管理的“压舱石”和资源配置的“导航仪”,正通过风险管理、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和全链服务,深度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赋能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和绿色转型,彰显金融担当。
锻造新质生产力:期货市场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成为服务科技创新的“主力军”。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明确表示,资本市场支持科技企业不仅限于上市和股票,期货等金融产品也能提供接力式的融资支持和服务。随着Deepseek等大模型的推广,未来国内交易所可能上线AI算法交割库,通过智能物联网提升产业链协同效率,期货公司智能投研平台也有望取得新突破。
针对半导体、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期货市场提供原材料保供稳价的风险管理服务,助力企业降本增效。未来,期货市场可能推出“研发费用对冲期货”,破解科创企业“创新投入大、成果转化难”的痛点。
畅通经济循环: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引领要素高效配置。通过建立全国统一的交易规则和价格体系,如铁矿石、螺纹钢等大宗商品期货有效打破了区域定价壁垒,推动商品要素在全国高效流通。生猪期货和上海原油期货等品种也为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注入了金融动能。
赋能产业跃迁:期货市场助力传统产业智变升级,成为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稳定器”。同时,围绕新能源等新兴产业集群,期货工具精准护航,如工业硅、碳酸锂期货等新能源领域“工业粮食”的上市,为光伏、锂电池企业锁定原材料成本。
为乡村振兴注入动能:“保险+期货”模式迭代升级,提升农业全产业链韧性。例如,海南天然橡胶和新疆棉花主产区的“保险+期货”项目为农户提供风险保障,推动传统农业转型。此外,“期货+数字农业”新实践也为政策性农业保险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持。
护航绿色转型:期货市场构建多层次绿色金融体系,助力低碳发展。未来,碳排放权期货和电力期货等绿色金融工具有望推出,引导资金流向绿色技术创新领域,服务“双碳”目标。
期货市场与国家战略同向同行,在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指引下,正书写服务国家战略的“大文章”,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注入金融动能。(作者系广州金控期货研究中心副总经理)(文章来源:期货日报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